课外文言文补习山水游记篇2016--2017年中考试题(学生)

时间:2022-03-19 06:28:2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凹凸个性教育课外文言文补习山水游记篇20162017中考试题 姓名:

二、山水游记篇 (一)《三峡》《河水龙门》阅读练习2017年郴州市中考题)16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阻绝。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 哀转久 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此石经始禹凿;河中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



若雾露沾人,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

,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选自郦道元《河水龙门》) 【注释】①经始:开始。禹:治水的大禹。②广:开阔。③崇深:高深。④捍:捍卫。⑤深:深处。 悸:惊动。魄:心魂。⑥寻:古代八尺为一寻。⑦浑洪:水势浩大。籲(bi):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 鼓:鼓荡。山腾:像山腾起。⑨浚jCin)波:大的波浪。⑩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1)沿阻绝( ) (2)哀转久 (3)河中广( ) 深悸魄 ( ) 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2)水流交冲,素气云浮。

译文:

3. 侧面描写是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其作用。(4) 答:

4. 甲乙两文都写了水,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4) 答:

参考译文:

传说中这块石头当初是大禹所凿,河疲乏被水冲击而变得开阔,两岸高深,倾斜的山崖像是返过来保卫着河水,巨大的石头居高临下,好像要坠落下来却又倚靠在山崖上。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进入石头中。”确实是这样!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在远处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河水激起万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愤怒的赑(古时一种动物),波浪像崇山峻岭,激流交叠,直奔下游而去。我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 (二)《三峡》《徐霞客游记》阅读练习16分)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凹凸个性教育课外文言文补习山水游记篇20162017中考试题 姓名: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幔亭峰②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沿溯阻绝 溯:__________ 2)属引凄异 引:__________ 3)不及返顾 顾:__________

4)岩即幔亭峰后崖也 即: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分) 译文:

2)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2分) 译文:

4.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5分) (三)《登泰山记》文言文阅读练习(2017年上海市中考题)9分)

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

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估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蹬几不可登

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 4分) (四)《沧浪亭记》阅读练习(2017年苏州市中考题)(6分)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关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沦浪亭记》,日:“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日: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国



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节选自归有光《沧浪亭记》)


凹凸个性教育课外文言文补习山水游记篇20162017中考试题 姓名:

【注】①浮图,僧人。②吴越,五代时十国之一。③迨,到,等到。淮海纳土,指将国土贡献给宋王朝。

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昔子关之记,记亭之胜也。 译文: ②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 译文: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2分) 答: (五)2016·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卷】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无与为乐者(想念,思念) C.与余舟一(小草) A.相与步中庭 B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余强饮三大白 D.问姓氏,是金陵人





B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 ..D.余强饮三而别(大酒杯)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天将降大任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溪深鱼肥(《醉翁亭记》 门人甚众(《劳山道士》

3.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译文:

5.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乙

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闲”,乙文着重“痴”,你是如何理解这“闲”与“痴”的?(2)

答: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cc5fb5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