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方案 一、概述 1 .课名:《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人教新课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2 .本文言文教学所需课时为 1 课时。 3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着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全书共 8 卷,按内容分为 36 门。《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 二、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 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 .过程与方法 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 .初二学生抽象思维获得了一定发展,对问题有一定的思考、分析能力。 2 .本班学生具有好表现、思维活跃等特点。 3 .本班学生对于探究式学习这种方式已经比较熟悉。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积累文言实词。 在把握情节的基础上展开人物分析。 通过质疑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多媒体教学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 六、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 学生活动:讲故事。 教师活动:同学们,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学生活动:“做一个聪明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成功的人”…… 教师活动:如果我们学习了《陈太丘与友期行》,你结识了小元方,你就会默默地告诉自己:“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 设计意图:讲故事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巧妙引入本课学习。 2 .朗读课文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朗诵。 学生活动:学生朗读课文,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设计意图:在读中体会文言句式,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3 .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并在巡视中酌情给予指导。 学生活动: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词句,疏通文意。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论、解决词句方面疑难问题。 设计意图: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浅易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 4 .翻译全文 教师活动:检查指导。 学生活动:翻译课文。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加以指正。 5 .课堂表演 设计意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人物的理解 。 6 .质疑探究 教师活动:分析人物。 学生活动:讨论。 教师明确: ( 1 ) 关于友人: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 2 ) 关于元方: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 3 )关于陈太丘 设计意图:在把握情节的基础上展开人物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 7 .课内延伸 教师活动: ( 1 )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 ( 2 ) 创新题:请你发挥想象,依《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情节,假设一个对话情境,猜想友人遇见陈太丘后,两个人分别会说什么呢? 学生活动: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 8 .教师结语 9 .拓展阅读 文章一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 《世说新语》 1 . 试读此文。 2 . 试着翻译。 文章二 王冕者,诸暨( j ì)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 zh é,就)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 t à,用鞭子、棍子等打人)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 h é,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为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 ti á n ,安然、坦然)若不见。——《王冕僧寺夜读》 1 .对下列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窃入学舍(偷窃) B .冕因去(离家)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C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拿) D .琅琅达旦(天亮) 2 .简答。 ( 1 )“曷不听其所为”中的“其”指 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听已,辄默记”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 )“儿痴如此”中“此”指代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一句说明了什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d07eba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