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日语口译的记忆技能训练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探析日语口译的记忆技能训练 作者:曹阳 来源:《科技视界》 2013年第33期 曹 阳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 济南 250000) 【摘 要】日语口译教学研究是日语教学界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日语口译教学中培养记忆技能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试图探索出一些适合日语口译教学的合理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日语口译教学;技能训练;记忆技能 1 记忆对口译的重要性 作为一种口头跨文化交际活动,口译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译员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向目标语听众忠实地传达源语的内容。其次,口译具有独特的现场即时性,口译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译员现场的听力理解和诠释能力。译员必须做出迅速的反应,因为现场的话语大都是一次性的。口译与笔译不同,无法查工具书,无法进行回读,有些场合甚至无法做笔记,例如在酒会上、参观途中等,这些都再次对译员的记忆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综上所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交际形式,口译要求译员能够当场处理并保存大量信息,记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记忆的三种分类 根据认知心理学而言,记忆被定义为大脑根据经验,对信息进行保存、回忆、提取的能力。根据其功能,记忆可分为三种: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对口译而言,这三种记忆系统都很重要,瞬时记忆(或感觉记忆)是前提,敏锐的感觉有助于译员捕捉潜在的有用信息。短时记忆是沟通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桥梁,对瞬时记忆过滤过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传送至长时记忆,同时可以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信息,使口译尽可能的准确。长时记忆被比作个人的仓库,可以是个人积累的经验、知识,也可以是事前准备的背景知识、专业常识、词汇术语等。这个仓库越大,所蕴含的知识就越多,可被提取的信息也越多,口译也就相应地容易。这三种记忆中,瞬时记忆是前提,短时记忆是纽带是关键,长时记忆是基础。由于口译的即时性,在记忆的三个系统中,短时记忆最重要。口译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员表达前对感知的信息进行记录的能力。有人作过调查,当感知的信息有意义时,人的短时记忆可容纳有二十多个单词组成的句子,或者一组十位数的数字。根据我国心理学家的研究,我国成人短时记忆的广度平均为七个数字,或六个汉字。可见人的短时记忆十分有限,而口译记忆不是简单的使用大脑的长时或短时记忆,“复杂的、合成性质的冗长复句的语法结构信息有时超出人脑的短时记忆句法负荷。”(刘和平,1999:31)但一般来说,经过长期合理的训练,人的平均记忆广度会有很大提高,“较好的即席翻译则能把3-15分钟的讲话,即500至2500字的发言译出来。”(胡庚申,1993:29)可见记忆容量通过训练是可以扩大的。 3 日语口译教学中的记忆训练 既然口译训练是一种技能训练,那么在口译教学中该如何有效地开展这项活动呢? 本文根据口译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个人的口译教学实践,对口译教学中的专项技能训练,特提出了一些策略和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3.1 听力能力训练 听属于口译输入环节,也是首要环节。如果听都没听懂,则接下来的翻译将无法着手。对于口译的听力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抓住意义:口译是信息的传译,不是简单、孤立的词语翻译(梅德明,2003)。刘和平(2001)曾经提出过,在听译过程中,应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抓住意义。也就是说,不要受到原语句子结构的束缚,应善于抓住谈话的实质内容,而不是只言片语。对于许多初学口译的学生来说,听译训练最突出的问题是摆脱不了原文结构的桎梏,理解局限在词与词的一一对应层面上。如果句子一长,结构复杂后,便觉得无从着手。听也听不懂,记也记不下来。因此,听译训练过程中,口译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捕捉讲话要点,以及句中的关键词 ( key words)。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上下逻辑关系再组词串句,使之扩充为完整的译文。 3.2 笔记能力训练 口译笔记是指译员在听谈话的过程中,使用一些简单的文字或符号,记下讲话的内容或数字,以弥补大脑短期记忆的不足(钟述孔, 1999)。因此,笔记的主要功能就是起提示作用。在笔记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笔记尽可能简洁,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听和理解上:记录被认为是无法避免的弊端。它既有助于译员回忆讲话内容,但同时也会分散译员的注意力,影响听力理解。一般说来,口译笔记不必详尽,只要求记重点、要点和难译点如果笔记越简单,记的速度也就越快,这样可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听和思考。 二是注意笔记的逻辑性和层次性,记录语言可使用双语+符号:笔记虽然是写给自己看的,但如果笔记混乱、逻辑不清,回过头来自己都有可能看不懂。所以笔记一般要求竖着写,这样层次感较强。此外,字与字之间要有视觉上的关联,文字与符号之间要有逻辑关系,以保证笔记的可读性和译文的准确性。另外,笔记的记录语言可使用双语+符号。双语是指源语和目标语,符号是指记录的常用符号 (许多口译教材均作了列举和说明)。记录过程中,看哪种语言或符号记地快、更简便, 就使用那一种。 3.3 短期记忆能力训练 对于一名译员来说,具备良好的心脑记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国际会议规定,同声传译每小时要达到9000字左右,连续口译每小时要达5000字左右。这样的速度分别是笔译的30倍和17倍。如此快的速度,要求译员头脑必须非常冷静,记忆能力要强,反应能力要快,否则难以胜任。虽然连续传译可作些笔录,但笔记所起的作用仅仅是记忆的激发手段,在笔记的提醒下,译员还需凭大脑的记忆,回忆、扩充,使之成为完整的译文。因此,良好的记忆能力是一个合格译员的必备素质。 3.3.1 影子跟读练习 影子跟读练习是指译员在听源语讲话的同时,以落后于讲话人2至3秒的时差,如影随行般地用同一种语言字字句句地重复所听到的内容。这事实上是一种鹦鹉学舌式的跟读。有关影子跟读练习的文献表明,影子跟读练习与听力理解和注意力的集中有关。实验证明,影子跟读能帮助大多数的实验对象能回忆起跟读过的内容,而对没有跟读的信息只能进行非常模糊的描述。因此,影子跟读练习是提高短期记忆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口译记忆训练中,影子跟读可采取分阶段的办法进行操练:第一阶段可采用母语跟读练习训练,即先听母语材料,并保持半句话的距离,然后再开始跟读训练。这样的训练至少应坚持1-2周。第二阶段为延迟跟读练习。也就是经过第一阶段的训练后,随着记忆意识的加强,说话的时间可延长到一句话以后,再开始跟读。第二阶段训练周期可根据学生的进展情况,灵活掌握;第三阶段为外语跟读练习,即选择外语材料进行跟读。 3.3.2 复述记忆练习 复述练习,包括源语复述练习和译入语复述练习(仲伟合,2003)。源语复述练习是指教师朗读一篇短文或播放一段录音后,要求学生随即用源语复述刚刚所听到的讲话内容;译入语复述练习,顾名思义,要求学生用译入语复述所听到的讲话内容。如果两者相比,显得译入语复述练习更难,因为这涉及到回忆和翻译两个过程。复述练习,其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抓住话语的中心意思,记忆语篇意义,然后以独立于语言等值的方式自由地表达思想(张吉良,2004)。事实上,这与上文所提到的听译训练,有着密切的关联。 4 结语 口译是一项艰苦紧张的脑力劳动,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通过记忆训练的示范、引导、总结,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反应能力。当然记忆训练还有其他方法,如信息进行组块记忆、逻辑重组、跟踪讲话人思路等。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信息的记忆也要基于理解,还得辅佐于一定的翻译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李芳琴.口译记忆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2004(11):17-20. [3]刘宓庆.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4]刘文红.口译中记忆的认知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104-106. [责任编辑:丁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0c7009f68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