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中的虚实结合手法(转)

时间:2022-03-30 17:09: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诗鉴赏中的虚实结合手法()

古诗鉴赏中的虚实结合手法()凌苑玲老师

古人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草木烟霞为实写,是正面描写事物的形象;春之精神山之精神为虚写,是采取侧面烘托或暗示的写法,描绘出那些难以表现的对象特征。在这里,虚写与实写的关系是以实为体,以虚为用。古人写诗十分重视虚实相生的技巧,那么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时,有时也要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现实为实,梦幻为虚。比如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前两句实写,交代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春色。后两句想象是虚写:虽然主人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结尾两句诗很富有哲理情趣,表达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思想:蓬勃向上的美好事物总要积极向上,是始终关禁不住的。 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首诗是虚实结合的典范。天门中断楚江开,看似写天门山,实则写水;碧水东流至此回,看似写水,实则写山。这首诗也正是诗人李白的象征,李白是水,他无坚不摧、一往无前;李白是山,巍然屹立、坚强不屈。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我们从中不难想象出当年桥头车水马龙,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于是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便油然而生。 李贺《将发》:东床卷床罢,护落将行去。秋白遥遥空,月满门前路。前两句写收拾停当,即将登程。这是实写。那么前路如何,诗人心中又在想什么,这层意思没有直说,诗人只是写了眼前的景,秋色空旷辽远,弥天漫地;月光如水,洒满路途,似乎没有尽头。这就是虚笔。

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前两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归来,月照戍楼,这时传来了悠扬的羌笛声。开篇就充满了边塞中不常见的和平宁静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三四两句以《梅花落》名曲联想到雪天梅花随笛声飘满关山,营造了一种虚幻的意境。这样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胡地并无梅花,听笛而想到梅花飘落,其实也蕴涵着故园之思。

让我们试析贾岛《寻隐者不遇》中虚实相生的用法: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四句诗实写到山中拜访隐者而不遇之事,四句皆实。但诗歌以虚为用,虚由实生。寥寥二十字,既体现了浅层的虚,也隐含了深层的虚。浅层的虚表示为问的语句完全隐去,让读者去想象。(如问你师傅在家吗?他到哪里采药去了呢?)其深层的含意主要是靠隐在画面背后、活跃在画境深处的隐者表达的,透过画面可以看出,他出没在高山云雾中,所处的环境缥缈莫测,但隐者的闲适高雅以及贾岛本人悠远恬淡的心境,追求高古超脱的美学思想,在此虚境中却如茶香四溢,令人回味。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仅写出隐者的品格,抒发了未见其人的怅惘之情和敬慕之意,而且从中还可以引申出某种哲理性的意蕴。人们在探寻真理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到某种困惑,即直觉地感到所探寻和


追求的事物就在近处,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发现或得到。这也是由实见虚,虚实结合。 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即虚实相生之一法。也就是说,虚是指抒情,实是指写景。化景物为情思,也就是要景中寓情,托物言志,把外在的客体物景与内在的主体情感依附在一起,沟通成整体。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春天的花鸟景物(实),表达他在战乱年代的惊恐心理和恨别愁绪(虚),既形象又深刻。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六种景物按内在的逻辑之序(晨起、客行)排列,看似纯景,实则透出了客行的辛苦。化虚为实,虚由实生。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愁物化为东流的一江春水,多而浓的愁绪被形容得淋漓尽致。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赖客思家。这里情感好比是水,上面漂浮着景物。一种忧郁美丽的基本情调,把几种景致了起来。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于是成就了一首空灵优美的抒情诗。《诗经·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前五句堆满了形象,非常实,是错彩镂金,雕绘满眼的工笔画。后二句是白描,是不可捉摸的笑,是空灵,是虚。这二句不同比喻的白描,使前面五句形象鲜活起来了。没有这二句,前面五句可以使人感到是一个庙里的观音菩萨;有了这二句,就完成了一个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人形象。

柳永的《雨霖铃》也是虚实结合的范例。词的上片先写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骤雨初歇之景,留恋处,兰舟催发之事,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之情,已经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却又不得不别的心情。紧接着以念去去二句由实入虚,过渡到下片的虚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出了一幅鲜明而又凄清的景象,将难以排遣的离愁融入虚写的杨柳、风、残月构成的画面之中,表达出词人别后羁旅生活的愁绪。 虚实相生,有时相互映衬。杜甫《月夜》前四句: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实写自己思念妻子,却从对方落笔虚写,想象妻子如何思念自己。这样虚实互见,感情表达更加深沉,艺术感染力更强。再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实写赤壁雄伟壮阔的景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下片联想(虚写)三国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史实,把雄奇的江山胜景与雄姿英发的英雄结合起来,虚实相生,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虚实相生,有时形成强烈对比。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诗中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对照,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虚景是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30eaa8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