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法教学与语文语法教学中的负迁移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语文语法教学与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负迁移 基于笔者多年的工作和理论分析,我发现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深深的受到了汉语语言表达的困扰和影响。他们很多人没有办法从汉语语境中和使用习惯中跳出来正确的进行英语的应用。在我们进行课题调查研究的时候,曾经针对高职学生做过一个问卷调研,在参加调研的学生当中有超过60%的同学认为自己不清楚中英的语句结构上的区别。大约有55%左右的同学认为自己更加习惯使用中文的句型表达来进行英文的表达。这些很容易导致学生们养成中式英语的习惯,并且严重的影响了学生们今后参与到跨国文化交流中,也对学生的英语水平造成消极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英语教学当中不可忽略汉语习惯对英语学习的干扰。美国知名心理学家加涅曾经提出过层级学习理论,他认为一切新知识的学习都要建立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并且既有知识必然会影响学习者对新语言的学习过程。 因为汉英两种语言间有着很多的不同,所以在学生无法对其进行正确区分的时候,必然会利用已经掌握的母语知识和使用习惯套用到外语学习过程里。这就产生了汉语语法的负迁移作用,进而影响到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一旦老师能够将汉语知识科学的融汇到英语知识的教学中来,借助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明确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就会推动汉语语法的正迁移过程,进而对英语学习起到推动作用。本文根据汉英双语间的异同点来分析其对英语学习发生的迁移作用,并结合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促进英语语法的教学效果。[2] 一、关于语言迁移的研究 相同要素学说提出:当学习和迁移测试情景存在相似点的时候,一种学习形式才会对另一种学习形式发生作用,也就是发生了迁移过程。当两个学习形式之间不存在相似要素的时候,便不会发生迁移。体现在学习上的就是学习者最开始的学习内容和此后的迁移内容间的相同成本越多,相似的地方越多,便越容易出现迁移现象。在这种理论下的语言迁移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唯有当两个语言具有相似的语言结构体系时,一种语言才能够迁移到另一种语言的学习中去,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正向迁移过程。[3]反之,当两种语言的语言结构存在较大差别的时候,并且语言学习者又通过对母语的理解来表达外语的时候,便会发生负向迁移过程。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引入到另外一种新型的理论——对比分析理论。这项理论基于对两种语言比较的基础之上,不断发现其中的差别来预判学习外语当中可能会产生的错误,并因此判断外语学习的困难程度。在传统的认知浅议模型理论下,当学生面临着崭新的学习任务的时候,他脑海里是否具备和新内容、新知识有关的原理及概念非常重要。一个学习者脑海里的原理和概念越多,其只是包容度就越大,原有知识对新知识发生迁移的趋势就越强。 著名语教育学家奥苏伯尔曾经提出过:在进行第二语言学习的时候要尽可能的规避第一语言的迁移作用和影响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是不实际的。这是由于人们在学习语言时,母语对其思维和经验的形成有着非常深的影响,它自然而然的会在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时候出现。 汉英双语分别从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并且在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时候,已经具有较强的汉语基础,汉语的思想较为深入人心,并且国内进行英语教学主要集中在学校,课外缺乏充足的语言环境。[4]这就导致了国内学生进行语法、词汇和语句表达的时候受到诸多汉语思维的影响。这样就使得英语学习过程里的负迁移的程度大于正迁移的程度,大大的提升了英语学习者学习中的困难。所以,英语教师需要对两种语言间的不同特点进行区分和明确,并对学生因为这些因素产生的语言错误进行提前判断和预测,从而将消极因素化解为积极要素,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 二、英、汉语法教学的对比分析 在汉英教学当中的对比分析方法指的是对英语和汉语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判断学习者的既有语言知识或者汉语知识是怎样发生迁移的,进而揭示第二语言学习的核心。作为学习第二语言的重要理论体系,对比分析模式最先是查尔斯.弗雷斯提出的。[5]他的主要观点是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语言学习者的母语对于其学习其他外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母语的结构和语言形式往往会自然的转移到学习者的第二语言学习中来。对国内学生来说,由于其母语是汉语,所以分析汉语和英语间的语法、语言结构可以很好的了解英汉双语的异同点,对外语的学习大有裨益。通过对比分析,学习者可以更好的认识到各种语言间差别,进而适应这种差别,防止在语言应用的切换中出现错误,防止因为表达方式的纰漏而妨碍交际。 1. 对比英汉语法,发现差异 在对英语和汉语进行语法比较的时候,我们更多的将关注放在英语和汉语语法的形式上,更多的分析二者的形式。英语的形式变化往往集中表现在词汇形式的变化上面。英语的语法表现也是通过词汇的形式变化来实现的。汉语并没有这方面严格的说明和变化。所以,当学生使用母语的思维去套用和应用语法的时候,便会产生诸多严重的纰漏。 例如在汉语中,名词一般是不存在单数和复数的差别的,只需要在名词的后面加上们即可。比如“同学们”、“教师们”等等都可以用来表示复数。当然也可以在名词前面加上形容词和介词,比如“很多的”等等。在教学当中,老师可以借助英汉双语的举例对比,来强化学生对异同点的理解。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学生在应用中套用汉语语法,让汉语对英语语法发生了负向迁移。[6] 2. 句法结构 汉英双语的语句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汉语偏重意思的吻合,而英语则偏重形式的吻合。所谓形式的吻合,指的是基于语言语法形式的吻合。而意思的吻合更偏重于语句内部的逻辑关系。所以,汉语的语句结构较为简洁,而英语的语句结构则较为严谨。所以,当很多学生在遇到英语语句结构使用难题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使用汉语的语句结构。并且因为汉英双语间有着较大的差异,这样的做法便导致了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错误。例如在一些汉语句型中,如果意思能够清晰的表达,那么一些语句则可以省略。但是在英语语句表达过程中,一旦将这些词语省略掉,那么语句的结构则会不完整。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不够深入,影响其英语语法的学习效果。 三、科学认知语言迁移对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艾莉丝在其研究中得出了如下结论: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犯下的错误往往有超过一半以上的都是受到母语负迁移影响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意识到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中不可忽略的迁移现象。和其他知识的学习一样,英语的学习过程也要经过从生疏到熟练再到精通的一般过程。如果只重视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犯下的错误等表面现象,而忽视了母语负向浅议的现象,是不准确、不客观的。[7]母语在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有着复杂的影响,怎样借助学生的母语知识来降低负向迁移,增加正向迁移,才是当前英语教学中需要审视的问题。 1.培养迁移意识 教师要在教学当中有目的性的去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这样会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习过程中的正向迁移。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应当将英汉双语进行科学的比较,让学生可以充分的意识到英汉语言的差别,让学生在其中培养科学的心态,防止消极情绪的产生。这对降低学习过程中的消极迁移有很多益处。老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培育学生的积极迁移。教师要结合具体的知识特征,有机的利用课中教学和课后训练来帮助积极迁移的产生。老师还要将正向迁移的理念融入实际教学当中去,形成特定的教学思维,使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推动语言的正向迁移。[8] 2.汉英比较应用于语法课堂 一个经常将英语和汉语进行科学比较和分析的教师可以较好的发现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实时性问题,并有能力通过循序渐进的策略去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重视母语和英语两者间的异同点。同时,我们在施教的过程中,还要有目的性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发现两种语言的相同点和区别。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其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很多学生在语法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误。高职学生在进行单词记忆的时候忽视了词汇的特性而重点关注其中文含义,这样便会产生词汇乱用的情况。为了降低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消极影响,教师必须要将词汇特性的差别告诉学生,让学生深入的理解其中的涵义。借助让学生科学掌握汉语句法的形式的办法,以及把它和英语句型进行科学的对比,在不断的联系中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和灵活使用能力。 结束语 因为国内高职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普遍缺乏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所以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往往很容易受到汉语负向迁移的作用。所以,我们通过分析英汉双语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科学的认识语言迁移在教学中的影响,才能最大限度的确保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正向迁移作用。同时,我们教师还要不断引导学生通过既有的母语知识和学习经验,最大限度的激发汉语对英语教学和学习的作用。通过这样,汉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负向迁移作用可以降到最低。将这种语言的差异进行对比,取长补短,将正迁移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从而最大限度的推动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3130d1854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