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描写的作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描写方法不外乎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具体分析如下。 一、直接描写 课文中有三处直接描写风雪: (1)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纷纷扬扬”,写雪花之大;“卷”,写朔风之冽;“一天”,写范围之广。 (2)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 “碎琼乱玉”,写落雪之厚,突出雪势之大。 “紧”,①风力强,风中的雪花犹如一条绳子在拉紧,不是飘飘洒洒的,随风飞舞的。②雪花大,自身的重力作用,不可能随意乱落,是一个方向直落在地面上、人身上,所以显得直、显得紧。鲁迅说:“《水浒传》里的一句话‘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大雪纷飞》) (3)林冲沽酒返回时,又进一步突出雪势之大 (林冲)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这次写雪在“紧”字之前加了频率副词“越”,进一步突出雪势之大。 (在原文为节选的部分,写林冲出庙门投东去,走不到三五里,写雪:“那雪下得猛。”一“猛”字更能显出风大风急,有力量,雪花犹如一块硬东西,砸在身上,更加写出了雪势的猛烈。) 二、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1)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①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②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③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④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1 / 3 ………………………………………………最新资料推荐……………………………………… 通过草屋、火种、石头衬托出风雪越来越大:摇撼草屋→→压倒草屋→→浸灭火种→→大石头顶门。风猛雪大的印象显而易见。 (2)通过人物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①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 为何要买酒喝,不是渴,而是天气寒冷,风雪大,喝酒御寒。 ②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 为何觉得寒冷,风急雪紧,小火不足以御寒。 ③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 为何“飞也似奔”,因为风雪大,路上冷得受不了,只能“飞也似奔”回来取暖。 ④ ……(林冲)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 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 一般是雨淋透衣服,这里是雪把白布衫湿了五分,可见雪之大,雪水之重。 ⑤……(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 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 作者在描写人物动作、人物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二字。深入体会和细加分析,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第一,渲染悲壮气氛 《史记·刺客列传》中写壮士荆轲受燕太子丹之命前去刺杀秦王,大家在易水边送他,他悲身长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写出了一种慷慨激昂、悲壮激越的气氛。林冲终于怒发冲冠,奋起杀敌前的风雪描写同样起到了渲染悲壮气氛的作用:狂风猛雪、冲天大火中,英雄长啸,苍莽而雄浑,悲壮而激越。 第二,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林冲——本是一个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安定生活的中产者,他虽有正义感,有扶弱济贫的侠义气概;但也决定了他本性安于现状、柔弱动摇。对高俅的陷害的反应是“自认罪囚”,体现了他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性格。草料场那崩坏了的草屋的修理,也说明他想长期安住下去,表现了他的动摇和随遇而安的想法。而山神庙的亲耳所闻,使他终于在铁的事实面前破灭了忍辱求安的幻想,毅然杀死仇人,投奔梁山。这个转变,关键在于一个“逼”字;这时的林冲,还没有成为“梁山泊的英雄”,他的愤怒与反抗,完全是一种本能的行为,还2 / 3 ………………………………………………最新资料推荐……………………………………… 不能把它看成是“自觉”的行动,不能脱离当时的环境和思想局限性。 文中的“风雪”描写为人物活动所设置环境,有利于表现林冲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性格,因为他还抱有返回东京,家室团聚的幻想;同时,又反衬了后来林冲的奋起反抗是“不得已而为之”,把林冲“逼”到无路可走的地步。再者,林冲是《水浒传》中最具悲情的英雄,他的一系列悲惨遭遇,已经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而本文中的“风雪”描写,将落魄的英雄独自一人置身于茫茫天地之间,更能激发读者的同情之心,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第三,合理地推动情节发展。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首先,“风雪” 的描写,是为故事的发展“蓄势”。没有风雪,就不会有差拨放火的条件;没有风雪,林冲就不会出门买酒,也不会看到破败的山神庙;没有压倒草料场的房屋,林冲也不会到山神庙 去暂避栖身,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结果。这些描写,为故事的发展,做了必要的 条件准备。其次,“风雪”的描写与情节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御寒,才会在沽酒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摇撼、压倒,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巨石顶住大门……直到暗中听到仇人陆谦等人的谈话,林冲才奋起杀敌复仇,在性格上出现了质的飞跃。这些描写,一步步交代了大雪从酝酿到发生到发展的全过程,它推动情节发展、逐步将故事引向高潮,使行文显得自然而然。再次,情节发展的起伏变化也与风雪之夜的环境特点交融在一起。先是写林冲听到陆谦追踪前来的消息后,立即买解腕尖刀搜寻陆谦,但未写陆谦的出场,只写林冲因寻不到他而‘心下慢了’;后来林冲调到草料场,并想作长久存身的打算,看来已经风平浪静;最后写风雪之夜,草料场突然火起,林冲听到陆谦等的毒计,顿时风波又起,终于杀了陆谦;情节发展波澜起伏,腾挪跌宕,引人入胜。可见,情节发展要合理,离不开“风雪”。 第四,“风雪”如同“雷雨”一般,预示着人物性格及命运,将有重大的转变,揭示主题的作用。怒吼的北风,纷纷扬扬的满天大雪,草料场上的熊熊火焰,都有力地表现了林冲正在剧烈变化的思想性格和转变的命运。鲁迅先生说:“《水浒传》里一句‘那雪下得正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紧”字的“神韵”有什么含义?一方面,一语双关,既显示这场雪下得紧,又暗示恶势力对林冲的迫害;把感觉化为视觉来写,使人感受更亲切、强烈,给读者以想像的余地,既可想像出扬风搅雪的情景,又可想像出林冲即将临头的灾难。另一方面,写出了雪的稠密,铺天盖地而来,很有气势,既烘托出林冲这位落难英雄的困窘,又让人感觉到“山雨欲来”的气息。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31d3fcbea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