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叙和插叙的区别完整版

时间:2022-07-20 14:36: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补叙和插叙的区别

插叙,是在叙述重要事件的过程中插进另一件有关事件的叙述。插叙时,暂时中断原来叙述的线索,插叙完毕,仍要按原线索继续叙述主要事件。因此,对全文来说,插叙的内容只是与中心事件有关的一个片断,并非中心事件的组成部分,是文章的枝叶,而非主干。

有的插叙是为了充实内容,刻画人物,用的是回忆往事、追述过去的方法。如鲁迅先生的《故乡》,当母亲和“我”提到闰土时,作者写道:“这时候,我的脑子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接着便插叙了一段30年前“我”与少年闰土交往的故事,刻画了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机智勇敢的形象,这与眼前所见的闰土形成鲜明的对比。

有的插叙交代事物的来历或人物的身世、性格。如《红军鞋》,在写到红军为翻越大雪山准备鞋子的时候,插叙了“红军鞋”的来历和“红军鞋”在以往战斗中发挥的作用。再如夏衍的《包身工》在写包身工烧饭时插叙了“芦柴棒”名字的由来:

“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她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了她的名字。

有的插叙对所提及的事情或情况作某些解释,表明今昔

编辑版word


情况的变化。如《孔乙己》中写酒价的上涨:

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晚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地喝了休息。

插叙是为了适应内容的需要,插叙的分量不能超过中心事件,不可喧宾夺主。运用插叙,有助于展开主要事件,丰富文章内容,刻画人物形象,使叙述曲折有致,结构富于变化。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解。如《水浒传》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一节,叙述在黄泥岗松林内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看到这里,读者自然生疑:同一桶酒,贩枣客商喝得,为什么杨志等人就喝不得?这时,作者不慌不忙地交代了吴用、晁盖等七人的姓名,并介绍了使用障眼法、当面吃酒以瓢下药的经过。这样,通过补叙使得事件真相大白。由此可见,补叙实际上是在叙述时,故意“藏”去若干片断,到后面适当的地方再把这些片断“亮”出来,使读者恍然大悟。通过这一“藏”一“亮”,造成叙事的波澜。

补叙有放在文末的,如《小英雄雨来》就是在结尾时交代雨来没有死的原因的。也有在文章中间补叙的,如《第二

编辑版word


次考试》,苏林教授深入弄堂调查,通过孩子之口介绍了陈伊玲救灾的经过:

两三天前,这里因为台风造成电线走火,烧毁了不少房子。陈伊玲协助里弄干部安置灾民,忙得整夜没睡,影响了嗓子。第二天刚好是复试的日子,她说了声“糟糕!”还是去参加考试了。

运用补叙,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综上所述,插叙与补叙的根本区别在于: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此外,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而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编辑版word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3baa7265b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