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咏华山》 精品

时间:2022-04-20 18:11:2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咏华山》

听了一节一年级的语文课——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中的《咏华山》 课文写的是宋代寇准7岁时随先生登上华山,即兴吟诵了一首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在学生熟读、理解了课文之后,教师问学生读了课文,与寇准比起来,你们有什么感想?学生的回答很热烈,但中心意思都是大同小异寇准7岁便能写出这么好的诗,我们都8岁了却写不出来,我们真不如寇准呀!言谈之中流露出一种认为写诗高不可攀的无奈和我不如人的自卑。

教育学生的问题上,我们已经习惯了以一些优秀人物为榜样来激励学生。 因此,在遇到写古今中外小神童之类的课文时,教师总不忘让学生与小神童们比一比,试图通过比较使学生有所触动,从而激发起他们刻苦用功、奋发向上的学习热情。

用意是好的,但结果却不能让人满意,因为比来比去,学生只会认为自己不行,心中免不了是灰溜溜的。 偶尔为之,问题不大。

要是长期这样,那就是在制造自卑者了。

每个人心灵里都有两扇大门,一扇叫自卑,一扇叫自信。

走进了自卑的大门,总认为自己不能的人,一辈子唯唯诺诺,一事无成;而走进了自信的大门,时时感觉到我能行的人,就能够抬起头来大胆往前走,有勇气去迎接风雨,敢于在困难中微笑。

国外就有一些心理学家跟踪调查了数百名智力发展水平较高、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大致相同的少年。

当这些被调查的对象步入显示成果的年龄时,彼此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有的成了事业上的佼佼者,有的却没有什么作为。

最终的结果显示,那些自我肯定的内心倾向较稳定者,其成功率大都超过自我否定倾向较明显的人。

可见,自信心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内部动力,其发展水平是与活动的成败相对应的。

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


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

那么,决定学生是走进自卑,还是走进自信的因素有哪些呢?笔者认为,键因素是他们对自我形象的认识。

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形象往往是通过与同龄伙伴的比较,并在他人的评价中再经过自我分析、判断,逐渐建立起来的。 因此,让学生学会比较就显得非常重要。

如果学生一味地与强于自己的人比较,或者拿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这样只能是越比越灰心,越比越泄气,以致越来越自卑。

相反,如果以自己的长处比优秀者的短处,就会发现,自己并不是处处不如优秀者,在某些方面甚至更胜一筹。

当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长处,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心中便会充满自信,便会产生内在动力,便会把握住成功的基点。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只有促进学生消除自卑,增强自信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

而学生产生自卑的根源,就这节课来看,是因为教师提问的引导方式有误所致。

其实,教师如果改变一下提问的方式,这样来问寇准登上华山,即兴吟诵了一首诗。

请你想象,现在你也登上了华山,你会怎样做呢?如此一来,就不单单是引导学生与寇准比做诗了,而是引导学生向寇准学习,并适时发挥自己的特长。 也许,有同学会像寇准一样也吟诵一首诗;也许,有同学会大笔一挥,绘就一幅美丽的图画;也许,有同学会高歌一曲,表达心中的快意……不管采用何种方式,肯定都是学生自己最拿手的,都是会受到大家啧啧称赞的,当然学生也就会随着自我的表现,将自信的种子播撒在心田。

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

小学,正是播种自信种子的最佳季节;课堂,正是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的最好场所。

为人师者,要珍惜这美好的季节,充分利用这美好的场所,多为学生搭建成


功的阶梯,让自信在他们成功的经验积累中不断巩固、不断增强;多对学生采用积极引导、欣赏赞扬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收获赞誉、收获自信、收获成功。 《咏华山》由先生网教案频道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3c8074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