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转型背景下基础日语教学现状及其原因的分析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2年2月,国务院在常务会议上特别提到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一时间各地方高校纷纷开始探索。本文通过对转型背景下基础日语教学现状及其原因的分析,旨在与各位同仁探讨转型背景下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转型背景基础日语教学现状原因分析 当今时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途径。在学科转型的背景要求下,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便成了衡量一门课程是否合格的基本要求。当然基础日语教学也不能例外。在日语专业所有课程中基础日语作为其他课程的先行环节,可以说是日语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其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其他课程的开展。于是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成了每个日语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基础日语是日语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程,旨在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课程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毋庸置疑。根据学校的要求,基础日语课程的教学也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始使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目前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基础日语课程的教学现状基本是相同的。 一、基础日语教学现状 1、重视基础知识而忽略发音的准确性和书写的规范性。任课教师把教授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却忽略了学生最基本的标准发音和规范书写。导致很多一部分学生到了大二大三的时候发音不准确额和假名书写根本不规范的结果,这与基础日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有着直接关系。更有甚者有的教师连最基本的假名书写过程都没有了,都由已经完成的多媒体代替了。 2、强调语法解释而忽略单词用法解说和使用训练。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语法,而不重视单词的讲解和使用,这是外语教师的一个很大误区。正是这样的导向导致大部分学生学到最后都不会准确地使用单词完成规范的日语句子。放眼望去整篇的内容都是语法的解说和例句。而对词汇的发音特征和构词特征等很多知识方面的解说和练习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3、重视读写译能力的培养而忽略听说能力的训练。基础日语课程为每周8学时,听力和会话课程一般分别为每周2学时或4学时,课时的差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这一点也为以后学生听不懂日语和不会说日语埋下了隐患。 4、重视自我讲授而忽略学生实践和思考能力的培养。目前,多数地方高校日语专业授课都采用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讲为辅的教学模式。虽然课程内容上加入了形式丰富的多媒体手段,但由于大部分教授一味自我讲授,并不考虑学生的理解和接收状况。长此以往,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失去自学能力。 5、重视了教学形式上的盲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现状的分析。根据对历届学生进行的调查可知,我校学生对选择日语专业的动机这一问题的答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非自愿、被调剂或对日本文化(动漫)相关内容感兴趣等。真正因为有兴趣而选择日语专业的学生所占比例非常低。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学习日语的动机是相对模糊且并不积极的。针对这一现实情况,在基础日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加入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将有利于吸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众所周知,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42db1ebfa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