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2-03-21 13:24: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新统编编本四年级下册教材从2020年春正式试行,本册教材分组编排。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依次是:乡村生活、科技成就、轻叩诗歌的大门、作家笔下的动物、走遍千山万水、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伟大的人物品格、奇妙的童话。本册共编有27课。其中精读20课,略读7课。全册保留了原教材3篇课文,新选和从其他册调整了24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适合教学的课文,其中《在天晴了的时候》《芦花鞋》《宝葫芦的秘密》《短诗三首》等课文及古诗词等是新选入的课文。

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识字加油站、快乐读书吧等)。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语文园地的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本册要求识字250个,写字250个。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 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


言材料。

9.通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 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増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 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创作简单的诗歌。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 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 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创作诗歌。 2.结合语文学习,能将自己的见闻或感受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编诗集,开展诗歌朗诵会等。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3名,其中男生25名,女生18名。在上学期期末的教学质量检测中,班级成绩较差,T值在年段六个班级中位于第五。前20%和前50%学生人数偏少,后20%的学生较多。大部分学生基础一般,学习较吃力,兴趣不足,朗读能力差,阅读和习作更是薄弱,难以取得优秀成绩。

本学期把阋读和写作作为重点,要求学生们多读书、多看书、多下笔,努力培养语感,积累素材,以训练促思维,促进语文水平的提高,同时继续抓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并与其他科任老师协作,共同提高学生的各科成绩,使学生全面 发展。

四、教学措施


1.化学习习惯的养成

(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己抓住重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通过略读课文学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 (4)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爱写作也愿意写作。 (5)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开展辅优补差活动

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那些优生,也要注意帮助后进生,缩小优秀生与后进 生之间的差距,使全班同学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对后进生的作业面批、有错及时改正;课堂上优先提问;结合学生情况抽时间个别辅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452719633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