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翻译赏析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前言】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词作品。这组词是作者任徐州太守时求雨后到石潭谢雨的路途中所作,主要写作者途中的所见、所闻与所感,用形象生动的笔触描写农村风光,反映农民的情绪,为农民的喜悦而欣慰,对农民的痛苦寄以同情。这五首词文风朴实,格调清新,不取艳辞,不采僻典,在语言上也清丽自然,洗尽华靡见真淳。以诗的句法入词,是其主要艺术特色。这组词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为农村词的发展开创了良好的文风。它将农村题材带入北宋词坛,给词坛带来了朴素清新的乡土气息,对词的题材,有开拓意义。 【注释】 1、乌:乌鸦。 2、黄童:黄发儿童;白叟:白发老人;睢盱:喜悦高兴的样子。 3、麋鹿:鹿类的一种。 4、猿猱:猿类的一种。 【鉴赏】 1 写谢雨路上所见之景:丽日、碧溪、游鱼、树木、黄童、白叟、麋鹿、猿猱,一景一句,恰似电影镜头,连续将客观景物一个个展现在读者面前。 “照日深红暖见鱼”,深红温暖的夕阳斜斜地映照潭水,把潭水染得通红也增加了一份暖意,而潭中的鱼儿欢快游玩,清晰可见,染红了的潭水、欢快游动的鱼儿都是春旱过后、大雨降后的情景,词人虽未点出春旱之时的情景,但读者可以想象那是一定是潭水干枯、鱼儿无处寻觅,这样的前后对比之中、温馨的画面之中隐含了词人欣喜的心态。“连溪绿暗晚藏乌”,沿着石潭向四处望去,看见成阴的绿树接连一片,而深藏其中的乌鹊发出鸣噪的声响,动静结合,更显幽静。“黄童白叟聚睢盱”,以黄童、白叟代称所有聚集的人群,词人看到他们都呈现出喜悦兴奋的神态。上片中红、绿、黄、白等色彩和谐搭配,动景、静景巧妙结合,景物、人群完美融合,运笔灵动、构思精巧。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麋鹿在突然之间逢遇如此多的人群顿觉不习惯,有一种惊慌之感,而猿猱却一听到喧天的喜庆鼓声不招自来,极度兴奋,这一对比的描写情趣盎然。以动物的反映间接写出石潭谢雨的欢闹情景,不着一字,而风流自现,可谓神笔。“归家说与采桑姑”,结尾由实转虚,笔法灵活,词人想象这些观看长官亲自谢雨而欢喜异常、激动难耐的在场者,Org归家之后一定会把谢雨之时的欢腾景象向采桑姑细细说与。 在这首小词之中,词人丝毫没有描写自己的心境,但透过词人所 2 见、所闻、所想的一切,读者自可体会词人无比兴奋之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492b093fb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