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日集日语史料翻译(一)

时间:2022-08-01 08:11: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宴卧空山昼起迟(空山千林如宴队俯卧,晨起都变的很迟) 日高尚自闭茅茨(即使太阳升的很高也犹自关着屋子) 楞伽注罢推窗看(给楞伽经注解完之后,推开窗户向外看) 几点闲花落砚池(有几点闲花落入了砚池)

这首落花诗,是所有在这个时代去享受生活的士大夫们,不论是遗民还是逃离禅佛的僧侣,作为歌咏晚春变幻无常的景象的一种表现,被认为是相当普遍的一种存在。

在这首诗中,作者在给楞伽经注解时,可能是疲惫的原因,突然打开窗的时候,看到了花瓣落入砚池的静谧瞬间这一美景。因为其完美的表达,所以才能被选中的吧。

然而,说回释弘智的落花诗,他的五律诗《为答长干旧韵陈旻昭·仿刘觉岸》,好像已经全部被选出来了,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为答长干旧韵陈旻昭·仿刘觉岸》

莫当花落时 人影乱纷纷(不要以为是花落的时候,人影还乱纷纷)

紫陌贪红雨 青山贱白云(田间的小路贪恋着红尘雨点,青山溅起了白云点点) 树遮流水急 风起半楼分(树荫遮住了湍急的流水,强风吹拂如半分开了小楼) 一任飞飞去 苍天叫不闻(姑且放任它飞去,即使向苍天鸣叫也充耳不闻)

在这首诗中,歌咏了在唐诗的落花诗可以经常看见的一种表现手法“落花流水”的“流水”。这首诗中释弘智的落花,与归庄的落花或许也有共通之处吧。

还有同卷的释行溥(等可 江西南昌人)的五律诗《山居》

劳生安所适 去郭有青山(劳苦奔波于生计安于自己所处的场所,离开城邦来到了青山之间) 树密堪投鸟 云深好闭关(树林茂密的可以接住百鸟投林,云朵深深是闭关不出的好场所) 落花苔自寂 流水意俱闲(落花与青苔自顾自孤寂,流水之意也都很闲适) 细草暖为坐 潭空月半弯(暖和细草方便安坐,潭水上方天空的月亮半弯着)

这首诗歌中所歌咏的“流水意俱闲”,或许沿袭了禅语“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意送落花”(从容录)这一宋代起就固定下来的禅意。在收集了这首五律诗的书卷当中有很多僧侣所著的落花诗,其中释本源(兀 浙江湖州人)也有一首表现了落花的诗: 过苕溪古隐

昔年旧游处 今日又重过(今天重新游历了昔年曾经游玩过的地方) 秋水故人少 青山两岸多 (秋水凄凉故人稀少,青山两岸又多几重) 风来花自落 月上涧增波(清风徐来花瓣静静凋落,月上晚空涧波又高几丈) 寂寞移居后 谁人问薜萝(寂寞搬至新居之后,又有何人来问薜萝呢)

释本源是继承了那位木陈道忞禅师的衣钵的僧人,在《过日集》中,分别挑选了他的五古、五律、七律诗歌各一首,然而,他的师父木陈道忞禅师的诗却一首都没有被挑选中。这也可以看出,对于编书作者来说,这一选择也是有他个人的考量在里面的。

上文列举了在《过日集》中歌咏了落花景象的僧诗,在加以调查了他们对于“落花”的表现是否有像归庄那样饱含“寄托”之后,却发现大多诗中所出现的落花只是一种单独的表现。 另一方面,归庄的落花诗十二首连作的序文中是这样描述的:

我出生在了错误的时代,又遭逢了许多变故,虽在他乡为客不是多么困苦,却总是想起荆州秋野美景;身在江南,却总有大树飘零之感。以至于风木痛沧,华萼悲深,阶下之兰,亦无存活之种,起初只是一片如飞,时而感伤溅泪;有时却千林如扫,徒留无限伤怀!

参照如上叙述的场景,在僧诗中所描绘的落花,并没有升华到如归庄的落花诗一般地步。

归庄曾一度以“普明头陀”这一称号闻名,他剃光头发穿着僧侣的服装逃亡过,然而随着时代的推移,他有回到了他的故乡昆山(苏州郊外),没有还俗就靠写文章卖书画获取报酬维生糊口。在这层意义上,作为不得不直视时代的旁观者,曾经和《过日集》的编纂者曾燦有过来往。《过日集》的说明中写道: 如果历经沧桑,遭逢变故,徘徊于黍离麦秀之间,如果遭逢家破人亡的坎坷,那么也就是说这首诗肯定是为了感伤天地、使鬼神都哭泣而创作的作品。






上文也这表明了《过日集》编纂的无可替代的动机,他也想和归庄一样加入抗清军一起战斗,然而他的志向被完全打击了,放弃了想法失意地回到了家乡。包括他在内,易堂九子的文人们以实学求是为宗旨继续讲学,其中之一的成果就是《过日集》吧。

最后想要附言一句的是,陈田在《明诗记事》(辛签卷二十八)中【曾灿】一项的文末说道:“虽说本文的精巧不及《感旧(集)《箧衍(集),然而其搜索之广博是不可否认的。我在此集(《明诗记事》)中搜集到的胜朝(即前朝)逸民诗,实际上比在《过日集》中搜集到的还要多。

虽说是以《明诗记事》为基础而创作的《过日集》,但其中也有疏漏的地方。以曾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帝为基础而编撰了《清诗别裁集》的沈德潜,也曾挑选了从卷三二开始的以【戒头】为开头部分的【释子四】中的两人的诗。沈德潜也在(释大灯 字同岑 浙江秀水人)的下面记载到:以下五位僧人(大灯·大孤·函可·本源·大宁)全部是从选本之中搜集到的。

实际上这完全是和《过日集》的选诗完全一样的《过日集》的抄袭版本。沈德潜也曾这样肯定评价过曾灿:挑选了本朝诗之后将其命名为《过日集》。这虽说纯粹是粗枝大叶、完全无法取胜的,但也同样大体上备有了人才。

虽说如此,但《过日集》本身是一个抄袭的产物,更深的层面上它就像是一种在绝对权力的强压下而修改成的产物。

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释大健(徐世昌辑 《清诗汇》所载 【蒲庵 江南江宁人】)的诗中所提到的“人日登中山”

过日集史料P33

归庄传(清代人物传稿 上篇 第一卷)200~205页)

归庄生于明万历史、四十一年1613年)卒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字玄恭,号恒轩,江苏昆山人士。归庄成长于明末清初,在明代由于擅长文章而闻名于世,是归有光的曾孙。归氏一族代代相传的学问有很深的渊源,他的父亲归昌世也以诗文闻名。被称为“(三)才子”,擅长草书更精通描摹墨竹。

归庄从幼年开始就收到家传学问的熏陶。曾写过《赠归玄恭八十二韵戏效玄恭体》。归庄在诸生的时候,已然博览群书,写过数千文章了。他创作诗文作曲,也擅长描绘竹石,他的草书技术则更加深远。当时人们都称其为绝伦之作,他自己也曾说过:“在狂草上还没有能与我匹敌的同龄人”

归庄学识的根底十分深厚,在明朝灭亡之后则更加如此,满怀胸中所有的悲愤书写了很多文章,看过他这个时期作品的张庸《归玄恭文钞序》曾这样说:“胸中波澜万丈却老成稳健,与他人有着自然而然与众不同的傲然,确实可以感受到他字句之外的,仿佛可以看感受到人物的血肉的那种拔群的慨叹。”有人曾认为:“先生文章的气节,连亭林(顾炎武)都要退让三分。(王德林《归高士遣集序》

归庄的文风与其曾祖归有光的散文风格不同,归庄的诗文书画的造诣非常深厚,他在学习上并不拘束于一家的界限,在书一途偷窥并不是不能做的事”因此“他的文诗书画是毫不掩饰集众人之长而创作的产物” 归庄在明清交界的那段时间生活过,崇祯二年(1629年)在他十七岁的时候,和顾炎武一样加入了复社,深恶痛绝阉党们的摧毁国家的行为。随着明王朝的国势日渐处于焦急的状态,他担忧国家想要为国献身的心情日渐增强。另一方面也痛恨着以猛烈之势掀起的农民起义,同时对于无法镇压防止农民起义的官军们和满清军的日益猖狂而痛恨到无法压抑。他寄心于明王朝的安危,然而却文饰了明王朝被狼狈打败的事实,也确实没有得到情报,“胡虏纵横恶贼猖狂”,对于兵戈又起骚动,狼烟在各地升起的局面,归庄常常仰头凝望苍天,凝望北方,一人独叹,为明朝的国运祈祷。

他曾写诗道:“天若祚明无此事,会听云外迅雷收”,此后,明政府迅速肃清国内,转危为安。

归庄叹息道:“中原兵荒祸已极,我欲回天苦无力。在这样的时代哀叹国殇的情怀是他诗文中吟唱的主题。 明朝灭亡的时候,归庄已经三十二岁了。他的父亲归昌世因为遭逢国家变乱,时而悲泣,经常心中郁闷吞泪。归庄因为故国的原因对于明的灭亡内心也更加深痛。他在《除夕七十韵》诗中宛如血泪一般描述了自己的心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4e4527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