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错”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为案例 作者:杨平 来源:《新教育·综合版》 2019年第7期 杨平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心理学研究中,“错误”与“正确”是相互抵牾的一组概念。在长久的二元对立思维惯性下,即使是身为师者,也认为“错误”是不可接受与容忍的。基于以上原因,很多从教者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大多都不能容忍,都予以及时纠正。但正如恩格斯所言,过错是人最好的学习对象。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错误对于研究错误产生的原因,预防错误再次发生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数学名师华应龙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教育研究中,提出“融错”的教学理念。这一教学理念不再将学生犯的错当作不可饶恕的“错误”,而是将之当作一种丰富的教学资源加以有效利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华应龙的“融错”教学理念,其次设计相关的教学片断,最后根据教学片断分析在“融错”教学理念下师生关系的转变。 一、“融错”的教学理念 所谓“融错”是相对于我们传统教学中课堂“正确”而言的,是将“错”作为一种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中加以呈现,让错误的“绿叶”将“正确”红花衬托得更加鲜艳。“融错”的目的是将“差错”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加以利用,让学生自愿接受自身所犯的错误,从错误中学习,而不是对学生的“差错”容忍,视而不见。华应龙老师将“融错”教学理念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容错,错是错。首先,作为老师,首先要容忍与接受学生所犯下的错误,也就是说老师要有宽大的胸怀。心理学调查研究表明,不论青少年儿童,还是成年人,对于所犯的错误大多都以为是比较羞愧的事情,不愿意承认与接受错误。在教学中,重要的不是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让学生乐于接受自己所犯的错误。 第二,融错,错不是错。这是华应龙老师“融错”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将学生所犯“差错”当作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分析“差错”产生的原因及其生成的根本内在机制。在这种理念之下,“差错”将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障碍,而是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这种资源的生产者是学生,而这种资源的开掘者是转变了教学观念的教师。总而言之,“差错”是教学之中产生,对于学生的学习,都是宝贵的资源。 第三,“荣错”,错不是错。对于“荣错”不可作望文生义简单粗暴的解释。“荣错”首先是上文所说,让学生勇于、乐于承认接受自己的错误,从心底里改变对“差错”即“羞耻”的观念。其次,“荣错”是对“差错”的回眸,对“差错”出现经验的吸取。 “融错”教学理念的提出,是对教学内容的开掘,同时也要求教学思维的转换。 二、“融错”教学理念下的师生关系 上面简要概述了华应龙先生提出的“融错”教育理念的三个主要阶段。就常识而言,不论我们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都是不变化的。即是说,在以往的教学理念中,教学形式已经被既定的教学内容所束缚。根据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可知,内容虽然决定形式,但形式同样也会对内容产生反作用。因此,在“融错”教学理念下,我们的教学内容也要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也应该进行重建。 例如,教授小学数学苏教版“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的“三角形”这一知识点时,以往的教学方法是根据三角形的定义、三边关系硬生生地让学生记住三角形的相关定义。但在“融错”教学理念下,笔者进行了以下的教学片断设计: 笔者课前准备分别为5、6、12、13厘米的四根木棒作为教具,叫学生上台任选三根围成三角形。学生将发现,当5、6厘米的木棒,与12、15厘米的木棒搭配时,无论怎样都拼不成三角形。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和学生发生了以下的对话: 师:为什么12、15厘米两根木棒和5、6厘米中任何一根木棒搭配是都能围成三角形,但5、6厘米这两根木棒与12、15搭配时却为不成呢?是不是木棒摆放的位置不对呢?同学们一起想想怎么才能围成三角形。 生1:他拿了13厘米的和两根短的一起围,当然拼不成了! 生:我用过另外一根,也围不成。(这是在讲台上展示的学生,随即将13厘米的木棒换成12厘米的) 生2:他刚刚是将长的放在下面,如果最短那根放下面,就可以围成了呀。 师:刚才我也发现了,你将最短那根放下面试试呢?(台上的学生随即将5厘米的放在下面,有些着急,自言自语地说“还是围不成呀!”) 生3:我觉得不是摆放位置的问题,是木棒本身就有问题。无论怎么摆放,不还是这三根木棒嘛。怎么可能换换位置就能围成了呢? 师:是吗?换换位置怎么就不能围成了呢?(学生们陷入了沉思) 生3:(迟疑了片刻,似乎对自己说的话有些质疑)我觉得换换位置,只是将图形换一下角度,应该不会影响三角形的形状吧。 师:(故作沉思)说得好像有几分道理。你展示给我们看看呢?(生3上台将5、12、13厘米的木棒围成了三角形,在笔者的提示下三边都放在下面作了演示)你说的是正确的(指生3),转换位置确实不会改变三角形的形状。那同学们想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生:我觉得他(指学生3)说的是对的,不是围法的问题,是木棒长短的问题。 师:为什么呢? 生:5+6=11比12和13都要小,肯定围不成呀。 师:那为什么12、13和另外两个木棒搭配又能围成呢? 生1:因为任何两个长度相加,都比另外一根的长度大。 师:嗯,对的。原来“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这个意思呀! 尽管在以上教学片断的设计中,笔者的设计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笔者在设计中特地设计了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亦即有意在课堂上出现“差错”;第二,笔者并非直接和学生讲三角形的相关定义定理,而是就学生课堂展示中出现错误之处和学生一起讨论。在讨论中,笔者尽量转换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在以上的教学片断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模糊不清的,也就是说笔者不再作为老师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而是和学生一样,面对的是新问题,需要和学生一起讨论解决问题。在老师和学生一起处于困顿的状态下,就恰恰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此,在“融错”的教学理念下,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对话辩论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62076cb20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