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罗伯特

时间:2023-03-22 09:24: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简论罗伯特·布列松电影的艺术

电影作为影视媒体的一部分,早在1911年就被意大利影评人、电影理论先驱卡努杜奉为第七艺术。卡努杜在其发表的原题为“La Naissance d'un sixième art - Essai sur le cinématographe(第艺术的诞生)的文章中称:“电影既不是情节戏,也不是喜剧。电影也许是形式不同的照片游戏但究其本质来说,无论是它的灵魂与躯体,都是适于表现而诞生的艺术,是用光的笔描写,以影像创作的视觉戏剧。[1]而对于电影的艺术性,我深表认同。

借用苏珊·桑塔格对艺术的评判,她说:“有些艺术直接以唤起人情感为目的;有些艺术则通过理智的途径诉诸情感。有使人感动的艺术,制造移情的艺术,有不动声色的艺术,引起反思的艺术[2]而罗伯特·布列松便是反思形式的电影大师。

从他的第一部影片《罪恶天使》说起。在《罪恶天使》中,有五个主要人物—年轻的见习修女安娜-玛丽,另一个见习修女玛德莱娜,修道院院长、修道院院长助手以及女谋杀犯特雷丝—和大量的背景。简单的人物关系和封闭的空间,让人显露在外的“面具”彻底剥落,显现出主人公内心真实的灵魂和意志。影片中没有对白,偶尔会有零散的画外音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摄影机的几位也基本固定不动,绝少使用长镜头和全景镜头,而采用大量的特写。这使得他的影片具有一种冷静的气质,而观众的情感投入正是来源于影片中那些带来距离、超然立场和不偏不倚的情感态度。这部电影获得了批评家的充满热情的好评,亦受到了普通观众的青睐,但之后的几部却在没有这样


的成功。

由第二部电影《布劳涅森林中的女人》始,罗伯特•布列松之间走向简约主义,电影日益朴实,相较于《罪恶天使》,这部影片已经出现了一些简化,背景也不那么多了。只有四个勾画清晰的人物——埃莱娜、他以前的情人让、阿涅丝以及阿涅丝的母亲。其他的人根本就没有露面。但是相较于他的其他影片,这部片子更像是一部浪漫爱情片,其中的一些情节显得有些刻意,而故事的结局也出乎意料的由埃莱娜的入狱变成了几乎美满的大团圆结局——她得到了宽恕。

如果说以上两部电影或许还带了些好莱坞的色彩,具有一定的商业因素,未能完全体现出罗伯特•布列松的个人风格的话,那么从他的第三部电影《乡村牧师日记》开始,他便完成了真正的蜕变。摒弃了专业演员,而专挑那些非职业的普通人。拍摄之前也不提供任何有关的指导,全凭表演者的发挥和理解。电影中也在没有群体性的矛盾,只剩下一个人的自言自语,和不断重复的强制性的场景。从这部影片开始,他开始强调电影艺术的纯粹性——“不要试图也不要期望用你的模特的眼泪换取观众的眼泪,而是要用这一幅而不是那一幅画面,用这一个声音而不是那一个声音,把它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他不在强调剧本,不再强调表演性,而开始关注画面与画面的内在联系性,开始寻找人物的灵魂轨迹。

或许是罗伯特•布列松自身被囚禁的经历使得他的电影总存在着一种禁闭的色彩和一些毁灭的意味。他将自己囚禁在自己的圈子中,开始幻想所谓的外界的完美世界,并用一种冷漠的方式去否决这种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6a3fc7c4431b90d6d85c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