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社会问题调研(二) 教学大纲

时间:2023-03-24 13:21: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经济与社会问题调研(二)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60004X11

课程名称:经济与社会问题调研(二)/Research on Economic and Social Issues2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集中实践环节) 学时/学分:1/1

先修课程:经济学、管理学 适用专业:经济与管理类 教材、教学参考书:

1. 水延凯等主编.社会调查教程(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2. 安塞尔·夏普主编.郭庆旺译.社会问题经济学(第20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经济与社会问题调研》是商学院本科生必修的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和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而设置的特殊教学环节,在课程和专业学习中具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其目的是进一步强化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其基本任务是学生结合各自的专业培养方向,通过对本专业相关的某个具体现实问题的社会调查和研究,训练初步的独立科研技能,培养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更全面的专业素质和更优秀的心智结构。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知识: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增强感性认识,强化经济与管理的理论知识,并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能力:1)使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接触实际工作,了解社区、农村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及基本理论的理解,熟悉和掌握现代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规则。2)使学生把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运用文献查阅、问卷收集、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所调研的课题进行描述、诊断与分析,最后提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见解与解决方案。为今后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做好思想准备和业务准备。

素质: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组织协调、调查研究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增强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培养学生严谨的专业素质,且在实际调研工作中,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完善学生的人文精神、法制观念、公民意识和科学态度。



1 / 2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学时分配 讲课

实践

(含研讨) 4学时

0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

段)

章节 教学内容 社会调查基本方法与调查报告的 要求 学生个人或团队进行调研的设计

第一部分 教师指导动员 第二部分 调研设计与调研计划形成

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 调研实施的几大要素

调查报告的写法与要求 调研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 调研中被访者不配合

教师讲授 组建团队并分组讨论;学生自主查阅

文献 访谈、调查问卷

1 0 1

运用访谈、

第三部分 查问卷等方

3

实施调研 法实施

调研 第四部分 答辩

根据提交的调查报告进行答辩。



0 3 实施调研 将所见和所闻与理论结合起来归纳分析讲解。

0 半天

由指导老师组织以

书面表达和

团队为单位进行答

语言表达。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全课程学生分散实践。学生以个人或团队为单位,利用暑期时间,深入企业、社区、农村等等地区,围绕调查的主题,运用调查问卷法或访谈法实施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和数据进行整理形成书面调查报告。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调研报告提交后两周内,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演讲和答辩(可邀请相关专业其他教师参与答辩和调研报告评审)。最后根据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所提交成果的质量以及答辩情况等综合因素,按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档评定,不及格学生须在下一假期补充调研或另行选题调研。

考核方式 调研参与度 调研履职情况 调查报告 答辩



考核内容 每一环节的参与程度 基本素质和主动性 认知与分析归纳能力 表达和交流能力

成绩比例(%

20 10 50 20

备注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6bbbe6e5b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