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译者的地位

时间:2022-12-05 10:24: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任何翻译活动都离不开译者 译者的身份在整

个翻译史上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 明确译者的身份与地 位无疑能够帮助翻译学明确自身的定位 促进其更好 更快地 发展和完善 本文拟穿越历史 梳理译者在翻译史主要的几个 阶段的地位与身份 从而更好地认识译者及其地位 明确译者 主体性的发挥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 译者 翻译史 译者主体性 翻译过程 引言

任何一种翻译活动 都离不开译者 离不开译者对原作者 所认识的事物的再认识与再表达 译者在其中兼有独特的身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 译者到底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有什么样的身份 明确这一点 无疑会对整个翻译活动产生积 极的影响 从而促进翻译作品更准确 更完美地传达原作的信 本文拟穿越历史 以不同的翻译流派为线索 梳理译者在 翻译史上各个阶段不同的地位与身份 从而更好地认识译者 把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译者的 奴仆 身份

德莱顿 John Dryden 认为译者是原作者的奴隶 认为奴

隶只能在别人的庄园里劳动 给葡萄追肥整枝 然而酿出的酒 却属于主人 谭载喜 1991 153 巴托 Charles Batteux 则认 为译者处于从属地位 原作者是主人 译者只是仆人 只能紧 跟原作者忠实地再现和反映原作的思想和风格 不能超越仆 人的身份进行创作 不能进行任何修改和增减 在这样的翻译 理念指导下 译者地位低下的奴隶或仆人身份形成了 译者不 但要为原作者和原作负责 而且要对译文读者负责 要让他们 领略原作的优点 并得到 同样强烈的感受 译者受到极大程 度的束缚 译者主体性也受到极大的限制 译者的 复写者 身份

20世纪下半叶 语言学理论的蓬勃发展使人们更加深刻 地认识了语言的结构 功能 性质以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给涉及语言转换的翻译注入了新鲜血液

语言学派影响较大的翻译家应首推美国的奈达 Eugene A.Nida 奈达是语言的共性论者 他坚持认为各种语言具有 同等的表达力 一种语言所能表达的事情 必然能用另一种 语言来表达 他把 翻译 定义为 在译入语中使用最贴近而 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 第一是意义 第二是文 奈达将交际理论引入翻译研究 提出了 动态对等 后修 正为 功能对等 的标准 即译文不但要求信息内容对等 且尽可能在形式上要求对等

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 J.C.Catford 则以韩礼德 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模式为理论基础 提出了文本等值的概 他在界定翻译的性质时说 翻译的定义是 用一种等值的 语言 译语 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 源语 的文本材 他对形式对应和文本等值作了区别 并指出 翻译实践的


中心任务就是寻找等值的译语 而翻译理论研究的中心任务 则是界定翻译等值的性质和条件 卡特福特认为源语和译语 之间的等值关系基本上是可以量化的 翻译就是在所有潜在 的等值译语中为源语寻找最合适的等值语的过程 屠国元 2001 41

到了80年代 纽马克 Peter Newmark 将符号学 功能语法 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 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 翻译的概念 前者要求译文接近原文的形式 在结构和词序安 排上力求贴近原文 后者则注重再现原文的要旨和接受者的 理解 重新组织语言结构 以使译文地道 流畅 这两种翻译方 法其实只是部分地化解了直译与意译的矛盾 是对早期翻译 理论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回归 究其根本 语义翻译注重的是译 者对原作者的忠实 而交际翻译强调的则是译者对读者的忠 仍然没有脱离 忠实 的巢臼

从以上的分析看 虽然语言学派的理论基础不尽相同 他们都强调人类语言的共性 等值 看作是翻译理论的核 认为语言间存在着对等关系 坚信翻译过程中存在着一个 永恒不变的共核 译者只要努力便可以找到 从而达到所谓的 与原作的 等值 在此种理念的关照下 翻译只不过是一种简 单的语符转换或是一种简单的编码解码过程 甚至只是 复写 的技术性工作 不需任何创造性 译者在这里也就成为了 一台脱离时空或情感制约的 翻译机器

语言学派过于关注语言的确定性 刻意寻求所谓的转换 规律 而忽视了语言文化间的差异性尤其是译者的主观能动 因此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译者的 操纵者 身份

20世纪70 8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为传统的翻译理 论增添了新的研究视角 极大地拓展了翻译研究的疆域 翻译 研究呈现出一派多元化的趋势 突破了传统的文艺学或语言 学的模式 形成了颇具特色的 翻译研究派

翻译研究派中文化学派的核心人物非巴斯奈特和勒弗维 尔莫属 巴斯奈特认为 翻译绝不是一种纯语言的行为 它深 深根植于语言所处的文化之中 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 间的交流 在文化功能等值的过程中 译者有较大的主动权 可以灵活重写甚至打破原文的文学形式 勒弗维尔认为 翻译 就是文化 改写 rewrite 改写 使原文的生命得以延续 提出翻译是改写文本的一种形式 是创造另一个文本形象的 一种形式 换句话说 翻译创造了原文 原作者 原文的文学 文化的现象 它实际上是译者对文本的摆布 由此可以巩固现 存的意识形态 赞助行为和诗学因素 反之 也可以破坏它们 两人的观点对以前的翻译理论简直具有 颠覆

出于对翻译哲学的思考 他们特别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 以及翻译对于文化的意义 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不是单词 不是句子 甚至不是篇章 而是文化 勒弗维尔和巴斯奈特把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813023af3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