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时间:2022-05-06 08:29: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自我参照效应: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它进行快速加工和很好的回忆(我们更容易加快其别人谈话中关于自我的信息)



自我一致性动机:个体希望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与自我评价一致以提高对社会现实和周围环境的预测和控制感。 自尊动机:个体维持自尊水平的一种内在动机。

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自我差别:个体主义(独立自我用个体特点来定义自我即将自我视为独立的个体相信自我额很强的控制能力凭借自己

的力量实现可能性自我。有更强的独立需要关注自我的独特性;自我概念相对稳定;自尊主要与个体因素有关)集体主义(相依自我用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来定义自我将他人视为自我不可分的一部分自我是嵌套在社会关系中的。有更强烈的归属需要更喜欢随大流避免展示个性;自我概念具有弹性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尊更多地受社会评价影响)

防御性悲观:在过去的成就情境中取得过成功但在面临新的相似的成就情境时仍然设置不现实的低的期望水平并反复思考事情的各种可能

结果。

信念固着:一旦人们已经为自己的错误信念找到了理论基础那么人们就很难再去改变自己的信念即使出现了相背离的信息。这表明信念可

独立存在并且当支持他的证据被不论时仍会保存下来。

情绪一致性思维: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思维但是我们对此往往没有觉察快乐的时候精力充沛友好额创造力此时更容易相信别人更

容易对事物做出积极的看法和好的预期心情低落时更容易想起不愉快的事情自我意象下降更容易认为别人是不友好的世界是危险的不确定的未来是阴暗的。

态度免疫:遭受温和的攻击后人们会产生愤怒情绪收集更多支持自己的信息思考如何反驳从而以后更难以说服。

行为是否可以改变态度?改变的原因?并举例:1自我展示:印象管理: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会带来社会和物质报酬。人们都不愿意让

自己看起来是自相矛盾的,因而在作出了行为后,便会表现出与行为一致的态度即便这种态度是假装或者做做的(如:我们会在衣服食品化妆品等方面花费大量金钱那都是因为我们在意别人的看法)2自我辩解:认知失调:当我们有两种或多种想法或者信念(认知因素)时这种心理上的不一致,就会让我们感到紧张和不适(失调)(如:吸烟者更多相信抽烟无害)3自我知觉:自我知觉理论,假设当我们的态度模糊或者摇摆时,人们会以第三者的视角来观察自己即按照推测他人行为原因的方式来推测自己行为的原因。如:一个女人在森林中遇到猛兽她感到紧张心跳加快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她逃走了意识到这些以后她感到恐惧。

男女在哪些心理上有差异?差异在哪些方面?男人和女人在社会关系支配性攻击性和性特征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1独立性与联系性:总

体而言女性比男性更重视亲密关系女性花更多的时间用于交谈和人际沟通更愿意分享各自的生活更看重与他人关系的协调男性在工作中更看重报酬晋升机会挑战和权利而女性更看重时间安排私人关系帮助他人的机会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强的情绪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共情能力2社会支配性:男性具有更强的控制欲更喜欢冒险更具有独立性更具有权力欲3攻击性:男性比女性具有更强的攻击性表现出更多的身体攻击行为更容易对他人造成伤害在伤害较小的攻击形式中女性的攻击行为并不比男性少4性特征:男性的性态度更为开放更容易进行性幻想试图寻找更多的性伴侣而且更容易引发性幻想更的要求性爱更容易冒险并花更多的资源去获得而且偏好形式各异的性爱。

从众原因:1规范影响:与群体保持一致得到接纳或者赞许以免受到排斥或拒绝事实上人们经常会排斥那些异议者2信息影响:当现实比

较模糊时其他人可能成为有价值的信息来源其他的行为可以成为的参照标准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简言之从众的原因要么是想得到别人的喜欢要么是因为自己想做出正确的行为。

好心情效应:当信息与好心情联系在一起时它们会有更强的说服力好心情通常能够增加说服力它有利于个体进行积极的思考。 社会助长:纯粹是他人的在场(不必提供任何奖励或者惩罚)就能激发人们更加努力。

内群体偏好:人们更喜欢自己的群体或者自己群体内的成员;当感觉自己被归入某一个群体时,就可能增加内群体偏好;内群体偏好是人

们寻找积极自我概念的例证。

外群体贬损:即人们对自己群体之外的群体的负面态度;

群体凝聚力和因素:是一种使群体成员留着群体内部的正性和负性力量。它基于个体对群体的承诺。影响因素:1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彼

此之间越喜欢凝聚力越高2群体的有效性与和谐性3群体的工具性目标群体成员的目标和群体目标的匹配程度以及群体达到目标的成功程度影响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4离开成本即便成员对群体有不满如果离开的成本太高或者没有更好的选择成员也不会离开。 社会懈怠:当一个参加集体活动但不被单独评估时往往比个人完成任务时的努力程度小。影响原因:1个体的绩效无法被单独评估在集体

行动中个体的努力无法被单独评估一则降低了社会评价的顾虑再则失去了行动的激烈激增因而导致社会懈怠2个体认为自身努力对完成集体任务的重要性集体行动降低了个人的责任感因而集体规模越大社会懈怠也就越突出3个体认为集体成功的价值的大小如果个体认为集体的目标对自己很重要时个体就会降低懈怠如果此时个体认为他人没有能力时会消除懈怠产生社会补偿效应。

去个性化及造成的原因:当人们处于群体中时,他们会做一些平时一个人不敢做的事情。在这种情景下,人们失去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感

觉,个人的控制系统被削弱,而攻击性冲动被释放,甚至做出违反道德的事情,以至于忘却了个人的身份,而顺从于群体规范。这类现象被称为去个性化。群体情境可能会使人推动自我觉知能力并导致个体丧失自我和自我约束。影响因素1群体规模:一个群体不仅




能引发成员们的唤起状态也能使他们的个体身份模糊化2身体匿名性匿名性会使个体减少抑制性的行为3责任扩散群体中人们会认为自己不必承担所有后果4唤起和分心活动其他人的刺激以及过度的外部感官刺激会使人处于强烈的唤醒状态。情绪高亢并降低对自身的关注。

任务领导和关系领导两者的优劣:任务型领导以任务为导向,控制发展协调和组织群体完成特定任务具有支配力。这种类型的领导者,集

中注意生产任务的完成,关心作业的要求和效率。注意于计划指导和控制职工的工作活动,不关心人的因素,很少注意职工的发展和士气的提高,工作效率受人际关系因素的干扰。关系型领导,关注群体互动,关注人际和情感方面,力图保证群体平稳和谐工作,提高群体凝聚力。如果对员工们的任务加以控制他们也会更鼓舞去获取成就。

群体极化并用群体极化解释现象:群体讨论会得到更加极端的决策也就是强化群体成员的初始观点。分析:三大理论来分析群体极化现象:

1群体决策规则:群体之决策原则将额助于极化现象之产生此类解释,也主张人们在团体中作冒险决定将觉得较自在因为其行动的责任已分散至所有成员上群体诱发的移转是一种内化的而非临时性的群体产物当群体决策法则中的预备测试决策被取消后移转仍会发生偏态无法说明群体极化2人与人之间的比较:这一种的影响是受到社会的规范从社会比较的过程来探讨其观点是群体成员会将其意见与群体其他成员相互比较一种想要被群体所接受及喜爱的需求将使个体顺从群体之一般意见3讯息影响论:人们听取群体讨论时的争论获得新讯息由于这些论点倾向于支持成员之最初观点人们会听到更多支持其主张之理由群体可使成员确信其原来之观点因此决策倾向于冒险。

刻板印象威胁:由于知道他人对自己有负面的刻板印象而产生的一种自我验证的担忧。

同种偏差:与自己种族的人相比,其他种族的人看起来更为相像。实验室研究,发现白人能够更好的识别白人面孔,黑人能够更好的识别

黑人面孔。

偏见、刻板印象、岐视三者间的差异同处:刻板印象是对某个特定群体或者社会阶层的成员共有特征所持有的观点。它是一种认识成分,

是一种过渡概括,它往往是不准确的,它可能包含一定道理,但是它的问题就在于过渡泛化,忽视了个人差异,同时过度强调某些特点忽视了另外一些特点(优点或缺点)

偏见---是对某一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负性评价。偏见是一种态度,包含了情感行为倾向认知。偏见影响人们对信息的加工,对外群体正

性行为做外归因负性行为做内归因;岐视是对特定群体成员的敌意或者不公正行为。一般公开的岐视会给受害者造成很大伤害,而且为社会所不容。因而很多时候岐视具有隐蔽性,岐视行为通常具有归因模糊性,岐视有时候和偏见不总是完全一致这有点类似于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公正世界信念:即相信人们生活在一个公正的世界里,这个世界上的人都会得到其应用的东西,不管是报偿还是惩罚。不良影响:持有公

正世界信念会导致人们忽视社会中的不合理因素忽略情境中的不可控因素而把现有的社会情境合理化相信公正世界信念的人把好运气与美德相联系把厄运与不道德相联系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公正世界信念使人们以事情的结果来评价人物尽管额时候成败仅仅是运气使然。

归因影响攻击行为:归因当人们把受到的攻击或者挫折视为敌意的时候更容易导致愤怒和攻击行为如果认为挫折不是他人有意操作的或者

是由不可控因素造成的就会降低攻击行为当人们经受攻击之前就已经知道对方行为的理由时那么弱化攻击行为的原因才可能有其作用对意图的归因偏差反过来便会激起报复行为其报复行为又会招致更多的攻击行为。

挫折攻击理论:挫折是指任何阻碍人们实现其目标的事物当到达一个目标动机非常强烈,却在行动中遇到了阻碍时,挫折便产生了。挫折

攻论理论认为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 如果对挫折源的直接攻击会导致惩罚时,人们就会将敌意转移到一些安全的目标上,即产生替代攻击。尤其是在新目标与挫折源有相似之处时,攻击的转移最容易发生。例如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 自我表露: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将自己内心的感觉和信息真实地表达出来的过程。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接近性是决定两人能否成为朋友的强力因素(1)互动(2)曝光效应:熟悉产生喜欢2.外表吸引力:现实中外貌

的影响力的确很大美貌更容易产生吸引力(1)外表吸引和约会(2)匹配现象(3)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4)谁具有吸引力真正的吸引力其实就是美的平均(5)进化与吸引力从生物学的角度讲美貌反映了一些重要信息健康年轻和富有生殖力。6)社会比较(7我们所爱的人的吸引力3.相似性和互补性:物以类聚相似导致喜欢4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人们更容易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1归因(2)自尊和吸引(3)获得他人的尊重5.关系中的回报:我们喜欢那些回报我们或者与我们得到的回报有关的人

影响助人行为的情境因素:1旁观者在场:有更多人在场时受害者得到的帮助的机会却可能更小。1)注意:当有很多他人在场的时候人们可能会更少地注意到事件的发生(2)解释:人们注意到模糊事件后就会去解释它只有当把情境解释成紧急情境时人们才可能提供帮助。3)确定责任:当人们知道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知觉到的助人责任就会降低。4)当他人也提供帮助时如果在场的其他人也提供帮助可以促进旁观者助人行为。2物理环境(1)天气的影响人们更愿意在好天气时帮助人(2)城市规模城市规模与助人行为负相关3时间压力:人们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助人行为也降低。

共情:看到他人遭受痛苦而产生的一种感同身受的痛苦体验。共情是人类的一种先天秉性但也存在个体差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8a9df07b52acfc789ebc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