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堂笔记

时间:2023-03-03 09:23: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周

一、学术与方法的关系: 方法是抵达真理的路径。 得法意味着成功。 鲤鱼跳龙门。 动机·目的。

研究对象、研究主体——研究结论。

二、如何治学 学、识、才、德

非识无以断其义,非才无以善其文,非学无以练其事。 才、学、识三者,得一不易,而兼三尤难。《文史通义·史德》 德:德者何?谓著书之心术也。《文史通义·史德》 正知、正识、正思、正想、正解、正觉

三、方法对我们的意义

提升思维,化知成识。寻觅原乡,回归自我。把握人生,实现价值。认识社会,铸就辉煌。

第二周

马克思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例

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现实不同,为当代人所出的答案不同,因而人们的解答不同,出现的理论不同。即使面对同一个问题,如果认识方法、角度不同,得出的答案也不同。正如费尔巴哈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不同哲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就是研究怎么让劳动者过上好日子的科学 马克思为什么会成为马克思? 唯物史观高在哪里? 人究竟应该怎样看世界? 马克思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

马克思恩格斯的贡献:形成了现实世界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不是人学空场,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历史的自然)。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是真正高扬人的旗帜的理论。

费尔巴哈在宗教问题上的贡献:1宗教是异化的产物2把天国归于人间

第三周

人类是不断吸收能量,不断成长,不断打破固有的圆圈,突破自我才能实现文化进步。 人首先是一个自然生命,随着生命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实现生命的延续;其次,人有思想、有信仰,文化塑造了人,因而出现“文化人”这样的概念。不同文化塑造不同的人。 每天不停地追逐奔波,那么在追逐什么呢?名?利?权?还是内在的东西?


人有没有自我?传统社会没有“我”,有君臣、上帝、父子,依附于群体而存在,自我认知的启蒙和发现是人类的一个进步,现代社会对外物的追逐也是自我的迷失。

什么东西塑造了我们?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和思考吗?我们被另一种力量塑造,文化、资本、权力。很难找到一个正确的起点。我们不停地追溯,发现我们所认为的起点仍是历史遗留问题。集体意识渗透到我们内心深处。

在某个时代内,我们认知到的世界是完美的,一切是合理的;而另一个时代的人看过去,他们跳出了原有的认知圈,打破了前人的自我封闭,重塑了世界观。

第四周

马克思哲学思想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

马克思哲学思想更多体现出社会的自我否定意识,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实现对资本主义的超越。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主要是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第261节到331节中关于国家的观点进行的批判。马克思在这篇导言里告诉我们在德国要实现真正的解放的两个重要的因素哲学和无产阶级,“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 马克思主义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法:

第七周

重点探讨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人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被认识的现象的参与者。

并非只有人去认识客观规律这一趋向,还有人的主体性,比如两个人辩论,大家说的都有道理,论据充足,但谁也不能说服对方。这就是主体性因素。

社会科学的双重维度:科学与人文,科学:重实证,发掘世界的客观知识;人文,重价值,探讨人类世界的目的和意义。

科学与人文,分别偏重两种认识:实然与应然

第八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资本论》中都有所体现 首先讲了商品

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从现实中看,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 从逻辑上看,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有机体的细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98264b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