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的互补之路——东西方美学课程论文

时间:2022-04-17 09:08: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和而不同的“拿来”之道

——浅谈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和吸收





【关键词】:美育 道德 理性 自由 文化

对于中国来说,08年确实是一个多事之秋,雪灾、地震先后而至,给整个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些是人力所不能控制的天灾,我们只能坦然接受,积极应对,可是真正让我们无法忍受的是那一次比一次严重的的人祸:且不说那些大大小小的矿难,就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受害的竟然是最最无辜的婴儿,数量还如此巨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有的这些事件在都是在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之后才被揭发,真是难以想象,在此之前,有多少被迫忍气吞声的受害者。最让人生气的是,每次这种丑闻被揭发的时候,总有一些“业内人士”跳出来说什么“这在行内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既然早有预兆,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敢凭良心说话,要知道,他们早说一天就可以免去多少无辜的人受害。

事实上,资产阶级的血腥的原始积累自资产阶级诞生之日起没有停止过,人性的分裂、物化和异化成了伴随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梦魇。如席勒所说:“作为一个统一体和从知性的天平上来看,现代人比古代世界最优秀的人物更具优势。但是·····哪一个现代人能站出来



个人对个人地与单个的雅典人比试一下人性的价值?”“现在,国家与教会、法律与习俗都分裂开来,享受与劳动脱节、手段与目的脱节、努力与报酬脱节。永远束缚在整体中一个孤零零的断片上,人也就把自己变成一个断片了······他不是把人性印刻到他的自然中去,



而是把自己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科学知识的一种标志。在这里,之所以要大段大段地引用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所说的话,是因为对于人性裂化的过程和程度,没有比这些论述更准确的了。

席勒所分析的虽然是法国革命时期的社会状况,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的今天,仍然顽固甚至以更加严峻的态势存在着——人类正处在一个精神匮乏的危机时代,网络的飞速发展虽然大大的提高了信息流通的速度,给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提供了极大便利,但也同时加速了庸俗化的思想的泛滥,人性的丑陋被进一步放大,物质生活的丰富与精神世界的空虚形成更加鲜明的对比。

那么,在这样一个世风日下、礼崩乐坏、每下愈况的社会现状下,道德的救赎之路在何方?人的自由、绝对自由的意志何以可能?道德和理性的人如何生存?

席勒所提出的方法是美育或者说审美教养,认为“美可以成为一种手段,使人由素材达



到形式,由感觉达到规律,由有限存在达到绝对存在”,在他所构建的审美乌托邦中,人的感性与社会性得以统一,“只有审美的国度才能使社会成为现实,因为它通过个体的本性



去实现整体的意志”

虽然席勒所提出的美育理论的确是及其振奋人心的思想,因为审美教育的确是能使人完整而自由地存在的一个解决方式,可是这条途径却没办法在现实世界取得大的效果。对于艺



术家本人,要“怎样在包围他的时代的堕落面前保护自己呢?”,席勒给出的答案是“蔑



视时代的判断”可是蔑视时代有时带来的是艺术家自身的毁灭,当其自身都不复存在时,



《美育书简》,席勒著,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9月第一版,第50页。 同上,第51页。

同上,第102页。

同上,第145页。

同上,第63页。

《美育书简》,席勒著,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9月第一版,第63页。




他又要怎么实践审美教养呢?而对于广大群众,审美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感受力的,要受到美的感染而达到自由的境界,始终有这样一道难以打破的壁垒。如此一来,审美只能成为个人偶然的一次经验,成为无法言说的感受,从而也没办法解决整个社会的道德理性建设问题。

将目光收回,转而考查中国现在的状况,可以发现,国学正在掀起一股新的文化浪潮,传统文化的复兴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丝希望。回归传统,能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呢?

在中国文化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素王”孔夫子曾经这样描述他的理想:“克己复礼为



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在孔子看来,行仁道、守周礼的时代就是完美的政治乌



托邦,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每个人都是谦谦君子,有礼有节,“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也就是说,如果整个社会的人都能拥有很高的道德修养,那么,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即使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也能不逾越礼法,如此,人的自由存在便得以可能。虽然,孔子所开创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维持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可越到后来,开明宽容的原始儒家渐渐被专制统治的政治腐蚀,甚至于发展到“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这样的道德体系不但没有给人们带来自由,反而成了最大的思想禁锢,成为人性裂化的根源之一。在那之后,儒家道德体系还受到了两次毁灭式的冲击。第一次是新文化运动,当然,这一次的冲击是正面效应,为死气沉沉的中国带来了西方科学与民主的宝贵思想,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只可惜这样一场运动过后,西方科学、民主、理性、自由的思想并没有沉淀下多少;第二次是文化大革命,完全是一次颠覆性的灾难······至此,儒家的伦理道德体系失去了其绝对的主流地位。

时至今日,要想通过单纯的传统文化复兴来重建道德秩序已不太可能,且不去怀疑这样的复兴能恢复到什么程度,时代的变迁早就使得那种以宗法制为依托的道德体系变得不合时宜,因为它也没办法解决人的感性与社会性的统一问题。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时代的形势是否创造了一个产生新思路的契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是否能碰撞出新思想的火花?

事实上,中国文化的缺陷非得靠向西方文化借鉴弥补不可。中国的文化是生生不息、转不已的生命之学,中国人的价值观强调“在世”和“当下”。所以中国文化把人抬得很高,以致于高到没有了界限,这样一来,中国人也就没有了敬畏,不理会规则,不怕报应,甚至敢为所欲为。可以说,这样的缺陷就是造成中国社会人性分裂的根源之一。同时,中国人对待自然采取的是诗性、妙性的主观感觉,从来就不会像西方人一样把与人共存互融的自然当作客体来研究,也就产生不了西方那种理性的科学精神。这一点,则是中国始终没办法产生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科学家和科学成果的原因,这也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困难之一。

但另一方面,西方思想也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因为他们把现象界和本体界区分的太



清楚,使得在他们的心中“魔念和天良一直在激烈的交战”,而且当他们自己所创造的科学把他们所信仰的超感觉的世界分解得支离破碎时,他们的精神失去了依托,“至少在现实



世界中,更感空虚”,陷入虚无主义的危机中。而在这一方面,中国人则因为没有二分交战的文化之根,也就不会有本质空虚的焦灼。

所以,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应该力求碰撞而不冲突,交会而不混杂,互取所需,同时,在这种相互交会的过程中东西方文化还要能各自保持其独特性而不至于趋同,持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而中国对于西方文化的借鉴和吸收,则应该本着“和而不同”的原则,实行“拿来”主义的做法,拿捏好分寸,避免“崇洋”和“排外”两个极端,做到不卑不亢,客观冷静,学习西方严格的逻辑传统、主客体二分的批判眼光、理性的科学精神以及个人绝对自由的意志。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的观念要改变,不要仅仅满足于将问题稀释到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



《论语新解》,钱穆著,三联书店,20053月第二版,第302页。 同上,第26页。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方东美卷》,河北教育出版社,第356页。

同上,第346页。




传统中,以时间来看待一切问题,这种把终极问题弃置一旁不予理会的态度太过狭隘和肤浅,并不利于我们的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思想上的新突破。诚然,可能学来学去却发现我们又会不由自主的回归到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可是曾经有过的碰撞总归会在我们的文化中留下痕迹,总归会开阔我们的眼界、拓展我们的思维,那么,这时我们的回归就不会是退回原点,而应该能够实现一种螺旋式的提升。

反观我们个人自身,我们每个个体本身能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呢?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去抵制这样一种物化和异化,学会质疑权威、理性思考,力图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看什么都得带着一种抓坏人的心态。凡事都要把握好一个度,毕竟我们的心灵还需要一种积极的指引。那么,我们不妨抱定这样的心态:虽然这个世界有很多阴暗的事物、有很多不像话的人,但是只要这个世界还有百分之一的光明和美好,就值得我们去为这百分之一的美好付出,试着添上哪怕万分之一的光芒···选择相信这些美好就是选择我们心中最纯洁的月光,并用这月光照亮我们的生活,先试着去实现我们个人的完善和自由。

而就整个世界来看,由于对心灵的精神文化的探求,东方走的是向内而求的道路,西方采取的则是向外扩展的途径。这样两种异质的文化似乎不大可能会有趋同的危险。我们且拭目以待,看看这样两种文化的碰撞会创造出一个怎样的世界。不过,要创造出一个能实现人的绝对自由的完美世界任重而道远,而人类对于绝对的自由、普遍的真理的追求也将永无止境。

【参考书目】:⑪《美育书简》,席勒著,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9月第一

⑫《论语新解》,钱穆著,三联书店,20053月第二版 ⑬《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方东美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ce0872a4b73f242336c5f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