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编知识点整理第二章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2、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4、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5、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6、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 7、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能够改变过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8、教育的科技功能:教育能够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9、文化对教育有价值定向作用。 10、文化对课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内容的丰富;课程结构的更新。 11、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能够传承文化;教育能够改造文化(选择和整理、提升文化); 教育能够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 12、教育传承文化的功能有三种主要表现形式:传递、保存、活化。 13、教育是文化传递和保存最为基本和最为有效的手段。 14、改造文化是指在原有文化要素的基础上进行取舍、调整和再组合。 15、教育对文化的改造主要是通过选择文化和整理文化来实现的。 16、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7、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18、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19、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和组织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核心。 2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21、校园文化的特征: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 2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23、人的心理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发展;思想品德和审美的发展。 24、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的;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教师考编知识点整理第二章 25、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孟子---性善论;威尔逊---基因复制; 高尔顿---遗传决定论的鼻祖; 格赛尔---成熟机制; 霍尔---复演说,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 26、外铄论(环境决定论):荀子;洛克白板说;华生; 27、辐和论(二因素论):施泰伦---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 吴伟士---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积。 28、学校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功能: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及时和延时的价值;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29、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的实现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30、教育万能论:康德、华生、爱尔维修;教育无用论:柏拉图、高尔顿。 31、从活动水平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个体生理活动; 第二层次是个体心理活动; 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32、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33、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皮尔杰的发生认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34、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年龄特征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个桃” 35、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 36、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37、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ce4310c52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