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高职生的大五人格特质、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关系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察高职生的大五人格特质、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关系 被广泛呼吁。绝大多数大学生愿意与人合作共享成果,集体意识强烈,利他观念及行为与非利他相比处于极显着的高水平上。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却又表现出囿于"小而全";"不求人";的行为之中。多种因素可以激发亲社会行为动机,而助人者的人格特征是很重要的因素,具有强烈的社会动机,相信自己有影响力,有适合情境特殊能力的人,同情理解他人的与责任感和利他行为正相关。而这需要研究的深入探索,提高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倾向。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某一积极心理品质、积极行为的发展可以有效预防和抑制某些消极心理品质及消极行为。因此,对高职生的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对当前高职生日益突出的问题行为的预防和减少意义重大。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它受到人类社会的肯定与鼓励。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亲社会行为已引起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教育心理学家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促使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将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为其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也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因此,探讨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至今为止,考虑到亲社会行为对社会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已有许多研究考察了亲社会行为的前因变量。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1)助人者特征,即人格特征;(2)受助者特征,如女性比男性更易得到他人的帮助;(3)环境因素:如榜样作用、他人在场、社会期望、逃避情境的难度都会影响个体的亲社会行为。 尽管前人的研究已经考察过助人者的人格特征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但是却没有系统性地探索过人格特征对亲社会的影响过程,有研究认为积极人格会对亲社会行为有积极影响,但是没有探讨消极的人格特征对亲社会行为有哪些作用。且没有探讨过这种影响机制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因此,本研究基于助人者个体层面,来探讨其人格特质和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考察高职生的大五人格特质、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关系,以及高职生大五人格特质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加深我们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认识,为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丰富内容,为亲社会行为培养提供理论指导,为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方法 1 . 1 被试 本研究选取广东省某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作为被试样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派出问卷25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25份,问卷回收率为90%。参与调查的人员中,年龄最小的为18岁,最大为25岁,其平均年龄20.03岁,19人未报告年龄。样本的其他人口学资料见(表1)。【表1】 1 . 2 人格特质量表 大五人格简式量表(NEO Five-FactorInventory,NEO-FFI)以Costa和McCrae(1992)编制的大五人格简式量表为基础进行修订,用于评定个体的人格表现。NEO-FFI量表是NEO-PI的简化版,由NEO-PI中在各因子上负荷最大的12个项目构成,共有60个项目,包括5个分量表,分别测量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责任心5种人格特质。采用5级评分,从"强烈反对";到"非常赞成";。已有研究表明其信效度良好,适用于中国大学生群体(姚若松,梁乐瑶,2010)。该研究中5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s α系数分别为0.77、0.68、0.69、0.70、0.68。 1 . 3 亲社会行为量表 亲社会行为倾向测量问卷(PTM)是由Carlo等人编制的5点计分的自陈量表,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量表由6个分量表的23个题目组成,分别为公开的、匿名的、利他的、依从的、情绪性的、紧急的。 Carlo以美国大学生为样本,得出六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依次为:0.78,0.85,0.74,0.80,0.75,0.63。在本研究中,亲社会行为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 1 . 4 实施过程与数据处理 将大五人格量表和亲社会行为量表装订在一起,以自习室为单位,对高职生进行随机施测。采用统一的指导语,所有的问卷匿名回答,完成一份问卷需要10 min。 将有效问卷的所以数据输入电脑,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主要采用的统计方法有:描述统计、t检验、F检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 2 研究结果 2 . 1 亲社会行为倾向总体情况分析 被试在亲社会行为倾向上面得分越高,表示高职生的亲社会行为倾向越明显。 亲社会行为倾向包含23个题目,理论得分区间是23~115,理论中值是69,本次测验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平均分为74.91,表明高职生的亲社会行为倾向性较高。(见表2)【表2】 2 . 2 人格特质与亲社会行为倾向的相关 从表3结果表明,外向性、开放性和责任心与亲社会行为倾向在0.05水平上显着正相关,神经质和宜人性与亲社会行为倾向相关不显着。【表3】 2 . 3 人格特质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回归分析 以亲社会行为倾向为因变量,以大五人格特质为自变量,进行大五人格特质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进入回归方程的有外向性、神经质、责任心和宜人性。回归方程显着,此方程的决定系数为0.303,说明外向性、神经质、责任心和宜人性人格共能解释亲社会行为倾向30.30%的变异。表4和表5列出了回归分析相关结果。【表4-5】 3 讨论与建议 3 . 1 人格特质与亲社会行为倾向的相关分析 许多研究都说明了人格与亲社会行为关系密切。如李丹(2000)采用儿童十四种人格因素问卷(CPQ)测量儿童的人格因素,结果表明由十四种人格因素推算出来的人格类型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密切。亲社会行为与内向外向型呈正相关,但相关不显着,与焦虑和神经过敏性均呈非常显着的负相关。说明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与亲社会行为关系密切,性格活泼开朗外向与较强的亲社会行为有关,而焦虑、神经过敏性与亲社会行为较弱有关。丛文君(2008)研究表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总体来说与人格特质显着相关,除神经质以为,其他四种人格类型都与亲社会行为倾向显着正相关。 龚涛(2011)对捐助行为与人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大五人格中的宜人性和责任心与捐助行为显着正相关。培养责任心,外向开朗的性格。本研究表明高职生外向性、开放性和责任心与亲社会行为显着正相关,与已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外向的个体乐于与人相处,充满活力,常常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容易关注外面世界的发展,开放性的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外向、开放和有责任心的人愿意去表现自己,重视与他人和谐相处,关注他人的利益,具有社会责任感,移情能力更强,更能够感悟他人的喜怒哀乐,情感丰富,富有正义感,可以体会别人的情感。当发现他人有不良情绪时,就会很想要帮助他人走出不良情绪,所以更容易产生亲社会行为。 3 . 2 人格特质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回归结果分析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人格特质可以显着地预测亲社会行为,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Bierhoff(1991)系统总结了容易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个体的重要因素是:移情、相信世界是公平的、社会责任、内控和低利己主义。其中个人的爱心和道德感是影响亲 社 会 行 为 的 重 要 人 格 因 素 。迟 毓 凯(2005)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人格因素和情境因素互动的结果,亲社会行为=f(人格因素*情境因素)。社会价值取向和道德认同这两种人格因素对亲社会行为有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d4ee8cb7e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