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践行 《现代汉语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坚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倡导教育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敬重传统文化,经历传统文化的洗礼。有效推动学生爱民族爱国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有利于更好地拓展孩子的想象空间,增强他们美育观念,培养他们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养成他们正确合理的文化意识和道德情操,塑造他们为社会上积极健康的文明人格。 当今,中华传统文化日趋流行,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和认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现代化是一项社会公识及其在小学文化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践行中,小学语文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万物的本源,即国学文明,就围绕着中华传统文化 ;小学更应该加快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我们要倡导孩子们树立起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将各种传统文化知识融入语文教学中,培养孩子熟悉中华传统文化的学问,使孩子们有机会体验历史文化的气息,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芬芳。 小学语文教育也运用其他多种影响方式,促使孩子习得中华传统文化。如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小故事,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运用传统文化理念做指导原则,激发教师们和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设计活动,植根中华传统文化,让孩子们感受文化空间,学习文化内涵;在课堂上要让孩子从中发掘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学习知识的范畴,更在于加强民族文化的弘扬,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增强民族凝聚力。巧妙地引导孩子们深入体会中国古典诗词文学的优美,使他们学会从容研习人类精神文明的沉积成果。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培养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健全发展,塑造未来优秀人才、文明新人,实现祖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dbf956059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