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教法浅议——读梁任公讲《箜篌引》有感

时间:2022-12-28 20:03: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代诗歌教法浅议——读梁任公讲《箜篌引》有感

作者:谭日珍

来源:《语文学刊》 2013年第11



谭日珍

(隆回二中,湖南邵阳422200

[摘要]梁启超讲《箜篌引》,引发对古代诗歌教学的思考,以朗诵、解说、探究、情境体验作为古诗教学的环节及方法,在教学中能取得良好效果,值得语文教师尝试。

[关键词]古诗教学;朗读;情境体验

[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311-0170-02

以前听过很多老师讲诗歌,字词是字词,意象是意象,主旨是主旨,技巧是技巧,一个个知识点,有板有眼,严谨有序,但总感觉在这样的讲述里,缺少一点东西——诗歌的情韵意趣被肢解分离以至于消失殆尽了。读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梁先生开篇讲《公勿渡河》的情形及影响,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悟。原来诗歌是可以这么教的!

作者叙述道: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心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你看,先生讲诗,有朗诵,有解释,环节自然清晰;解释中带出情节,背景,人物,情感,动人心魄,怪不得听者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首先说朗诵。可以说朗诵是诗歌学习的基础,也是主要途径。“熟读”不但能领略声调的好处,并且能熟悉古诗的用字、句法、章法等形式。可以知晓律诗的押韵、平仄、对仗。可以感悟字的凝练,句的整齐、节的匀称,可以积累意象,体味情境,进而体会诗歌感情。诗歌语言形象、精炼,生动诗意的词句入于眼记于心,音韵铿锵的诗歌调子出于口,闻于耳,多方感知,自然受益无穷。久而久之的用心朗读,自然能培养语感,诗歌也便进而化为了自己的东西。“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旧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要怎么读?可以吟(拉长声音若有所思地读),可以唱(依照乐谱歌唱),可以诵(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可以解释之前整体感知读,解释之时逐句反复读,解释之


后深入理解读;可以自由读,可以比较读,可以集体读。读出高低快慢、抑扬顿挫,读出作者的情感心意,并有了自己的体悟感受,也就是读的高境界了。

再说解释。在这里,解释应该理解为解说而不是翻译。对诗歌的解释最忌翻译。

这里的解释是在学生充分朗读、自主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做的一些精要的讲解。一般来说,学生哪里不能理解老师就解释哪里,当然,也可以由学生互相质疑问难。

生难字词,重点意象的讲解,是所谓“批文入情”;创作背景、时代氛围的讲述,也就是“知人论世”;再者,要引导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深入诗歌意境。情节要生动起来,人物要鲜明起来,是需要有想象与联想的,教师以精当的讲解稍稍引导一下学生联想和想象的方向,便能把人带入当时的情境,并自然与作者产生共鸣。至于情感的共鸣,每个人因为自身经历遭遇的不同,心灵敏感度不一样,共鸣振点自然也有出入,但是人性总有相通的方面,超不出七情六欲的范畴(见欲(视觉)、听欲(听觉)、香欲(嗅觉)、味欲(味觉)、触欲(触觉)、意欲引发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只是源出不同,程度不同,或者境界高低不同而已,如果有了对作者写作背景的讲述,对于作者的思想意图,情感倾向的大体方向的理解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出入。至于其他结合自身现实的切身的体验,各个不同,又有什么不可呢?这正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另一个目标——个性体验。譬如多年之后,看到高高的楼顶有人要跳楼,突然想起先生的这首诗歌,于是心生“公勿渡河”之劝阻的意念,我们不能说这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

当然,在互动的课堂里,适当的探究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探究的问题可以从学生学习过程中来,也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来设计。可以围绕诗歌内容主旨的理解,也可以是表达中的某个亮点的分析。探究的目的是更深入的理解、更广泛的拓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之效。

印象中自己教得较好的一首诗歌,是《涉江采芙蓉》。我先让学生朗诵,熟悉声韵格调;再解释关键字词意象,扫清理解障碍;进而探讨诗歌描述的主人公形象,引导联想想象,再现诗歌画面,于是境界便出尔: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的密密荷叶、红丽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么孤独而凄清;一边则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丈夫的身影,那一闪面隐的面容,竟那般愁苦!两者之间,则是层叠的山峦和浩荡的江河。双方都茫然相望,当然谁也看不见对方。正是在这样的静寂中,天地间幽幽响起了一声凄伤的浩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浩叹无疑发自女主人公心胸,但因为是在“对面”悬想的境界中发出,你所感受到的,就不是一个声音:它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这首诗传达的意韵便了然于众心了。

再稍以“这样的故事,是否只是特定时代背景的产物?”之问题做探究之由,学生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思路也更开阔了。古今中外记述类似遭际表现类似情感的文艺作品便汹涌而来,数不胜数。大家探究这些故事共性与特性,气氛非常热烈。当时有女生幽幽叹息:同心而离居,总比离心而同居要好一点啊!这个女生的叹息是有缘由的,其时,她离心而同居的父母正在闹离婚而未离,家里乌烟瘴气。虽然是反其义而联想,但毕竟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的体验及个性思考。

这样的诗歌教学,看似随意,却极成章法,颇见功力,要求教师不仅有严谨的教学作风,更要有良好的文学素养、不灭的诗性激情,是语文教学中值得追求的境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dd32e92ba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