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相关知识总结(7)

时间:2023-02-17 08:29: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心理流(psychic currents):与“心理面”相对。人与人之间一致的动态心理现象。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提出。

心理面(psychic places):与“心理流”相对。人与人之间一致的静态心理现象。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提出。

爱情(love):人际吸引的最强烈形式。一般指男女之间产生的强烈的相互吸引、相互依恋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情感。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其与喜欢的区别有三点:(1)爱情有较多的幻想,喜欢是源于对他人的现实评价,不是源于对他人的幻想;(2)爱情与许多相互冲突的情绪有关,喜欢是一种单纯的情感体验;(3)爱情往往与性欲相联系,喜欢不涉及这方面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有的西方社会心理学者把爱情分为六种类型:(1)冲动型,又称浪漫型;(2)自我中心型;(3)依赖型;(4)实用型;(5)结伴型;(6)利他型。一些文化人类学者的研究表明,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爱情有不同的理解。爱恋双方是否幸福,并不取决于他们之间具有的爱情类型,而是取决于他们对爱情的理解是否一致。

友谊(friendship):亦称“友人关系”。以亲密情感和互助互惠为主要联结纽带、长期相互依赖、非亲缘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来自双向(或交互):关系的情感,即双方共同凝结的情感,任何单方面的友好,不能称为友谊。友谊以亲密为核心成分,亲密性为衡量友谊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罗杰斯1985年将亲密性概括为:(1):能够向朋友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心秘密;(2):对朋友充分信任,确信其“自我表白”将为朋友所尊重,不会被轻易外泄或用以反对自己;(3):限于被特殊评价的友谊关系中,即限于少数的密友或知己之间。

人际排斥(interpersonal exclusion)交往双方在认识、情感和行动等方面极不融洽,缺乏吸引力的人际关系现象。是人际关系中的否定形式。造成人际排斥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利益冲突而使矛盾激化,受文化、风俗、习惯及民族传统差异的影响。导致心理上不相容、行为上对抗,共同活动效率降低,对群体团结、社会进步都不利。改变途径主要是群体成员要养成相互尊重的风气。

人际内耗(interpersonal consumption):在彼此心理不相容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相互斗争,钩心斗角,既损害彼此的共同利益,又耗费彼此精力的人际关系现象。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消耗。比较隐蔽,有时维持的时间很长,后果严重,导致人际关系恶性循环。其原因十分复杂,如文人相轻,机会不均,分配不公,派性后遗症及一些组织的领导人作风不正、以权谋私、拉帮结派、处事不公等。

社会图(sociogram):亦称“社会测量图”“人际关系图”。在社会关系测量中表明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关系模式的图表。通常依据群体成员对交往的意愿等问题所作回答绘制而成。通过对社会图基本结构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各种人际选择的状态,如孤立、被选、互选、次群体、中心人物、首领等,从而认清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群体的组织情况以及人际沟通的网络等。该方法由莫雷诺首创。最初多用于小群体研究,后扩展到对宏观结构的分析。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亦称“利社会行为”。与“反社会行为”相对。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积极行为。包括与人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以行为客观后果的利他性为标准,而不论行为者的动机是源于大公无私的利他主义,还是受自我利益所驱


使。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受到遗传、环境与教育因素的复杂影响,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等心理因素对亲社会行为也有重要作用。

利他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把他人的福利、幸福和利益置于个人之上的行为。是自愿的、不期望任何回报的,如援助、救济、安慰、同情等关心和帮助他人的行为。分为互惠互利式、行为操纵式、相互回报式、亲缘选择式等。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1)把别人与自己的利益视为同等重要;(2)把利人置于利己之上;(3)牺牲自己以利于他人。利他行为可能出现在一般情景下,或称非紧急情况中,也可能出现在紧急情况下。在一般情况下出现的利他行为,如在公共汽车上让座、主动打扫公共卫生、为残疾人服务等,这些利他行为通常是利人不损己的。在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往往会带来对自己不利的结果,使利人者自身蒙受某种损失或伤害,如舍身救人、与歹徒搏斗等,有时行为者甚至要做出自我牺牲。

利他主义(altruism)把他人的幸福、福利甚至生命摆在高于自己之上的行为规范和原则。两层含义,一是视他人利益重于自己利益;一是牺牲自己,利于他人。

相互利他主义(reciprocal altruism)以对方的回报为条件的利他主义。特里弗斯1971年在“亲代选择”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他以献血者需要输血时会得到别人的血为例,说明一个人冒着生命危险帮助别人,原因是希望得到回报,最终彼此受益。社会生物学家以此概念说明人性的自私和利己。他们认为,人从根本上来说是自私的,利他行为事实上是“相互利他”

亲属选择(kinship selection):亦称“利群选择”。个体或群体仅对其同类或亲属表现出来的利他行为。根据个体或群体的社会生活经验,同类或亲属在其情感的认知判断中具有优先被选择的权力,主要是因为同类或亲属可以给个体或群体带来心理上的亲近感和安全感。

消极状态解除模型(negative state relief model):解释个体处于坏心境却出现助人行为的理论模型。认为旁观者因渴望减少自身不舒适的消极心态,而激发了亲社会行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ddd2a5549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