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修身智慧与企业管理(杂家篇·下)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国学修身智慧与企业管理(杂家篇·下) 国学智慧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关于修身的智慧更是其精华和核心所在;儒、道、释等诸子百家之学,无不把修身作为其立足的根基。本文从杂家角度分上、下两篇从《二十五史》《菜根谭》《呻吟语》《了凡四训》《劝忍百箴》和《挺经》六部著作中撷取修身智慧精华予以解读。 《了凡四训》中的修身智慧 《了凡四训》,是明朝天启年间袁了凡先生所作,本是先生教诫儿子的家训,作者以自身经历和见闻为论据,现身说法讲述修身立命之道。但因其内容深刻、智慧、有实效,被后世誉为修身立命的宝典,尤其在明清两代备受推崇,曾国藩称之为“人生智慧书”并列为其子侄必读之书。 1.立命之学 原文:“命由己作,福由心生;福祸无门,惟人自召。”意思是:“命运是由自己做主的,也是由自己累积的思想和言行所造就;一个人的幸福和好运都是由他的内心所决定的,一个人的起心动念、他的发心决定他是否幸福。福气幸运与灾祸苦难的到来,别无他门,都是自己感召来的。” 自己是命运的主宰,不要过分相信“命由天定”,也不要过于依赖外物;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强大自己的内心,用心灵的纯善之力感召一切美好的事情。俗话说:心想事成,也许正是这个道理。作为管理者,自己要做到自强不息、正心正念、内心强大,才能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给团队满满的正能量。不怨天、不尤人,始终以正心、正气和正行引领团队,这样团队才有灵魂、才有未来。 2.改过之法 了凡先生关于改过有非常经典的论述和有效的方法,总结起来重点有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改过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在事上改,即在哪些事上犯了错误就在哪些事上改,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第二层次,是在理上改,即除了要事上改正行为,还要明白为什么改过的道理,因为理上不明,事上还会犯;第三层次,是心上改,是指从动心起念处下手,若能心不动念、无私无欲,就自然不会做出什么错事、有什么过失。所以,从心上改,才是改过的最究竟之法。 第二方面,改过要发“三心”:第一,要发羞耻心,即自己做了错事内心感到羞耻,羞耻感越强改过的几率也就越大;第二要发敬畏心,即对天地人神要有敬畏心,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千万不要以为做了错事别人看不见,其实人做了任何错事,都是人神共知的;第三,要发勇猛心,即只有下狠心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才能断除劣根,不下狠心、不下大力气是很难有效果的。 3.积善之方 关于行善,了凡先生给了我们七个辨析的维度,这是我至今看到关于行善最全面、最精透的论断了。具体七个维度如下: (1)真善VS假善:利人之善是真善,利己之善是假善;发自内心的善行是真善,给别人看的善行是假善;无所求而为之的是真善,有所求而为之的是假善。 (2)端善VS曲善:若想积善行德,绝不可为了顺乎世俗人情而讨好世人,掩人耳目,必须从内心深处潜移默化,一心只为济世,纯为爱人助人,这才是端正之善。若有一丝媚世之心,一点玩世之心,则是虚伪、歪曲之善。 (3)阳善VS阴善:行善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这就是阳善;行善不是为了让人知道,而是为自己心安、默默地去做,这就叫阴善。阳善只能享受名誉之福报,而阴善则上天必赐以厚福。 (4)是善VS非善:凡人行善,不可只看行为,还要看事情的结果,不能只论个人的得失,还需看对大众的影响。若所行似善,其结果足以害人,则似善而非实善。若所行,看起来不善,但结果有益于大众,则虽非善实则是善。 (5)偏善VS正善:人人皆知善是正,恶是偏。若行善心而使事成恶,则是正中之偏;若行恶心而使事成善,则是偏中之正。 (6)半善VS满善:行善必须发乎真诚,出于自然本意,事后不刻意记在心上,虽然是小的善举,也能达成满善的功效;如果怀有企图去行善,施恩望报,就是终生行善,也只是半善。 (7)大善VS小善:若志在天下,善达万民,则善虽小而功德大;若志在一身,善及一人,虽多也是小善。 4.谦德之效 原文:“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道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书曰:‘满招损,谦受益。’”译文:“《易经》上说:‘上天对于骄傲自满的万事万物,总是亏损它,以帮助谦虚之事物;高处之山水,总要往下流,以填补低陷的地方;鬼神对于骄傲自满的人,总要折损他,而庇护谦虚之人;人心也一样,骄傲自满者必为人所憎恨,唯有谦虚之人才受人敬重。’所以,在《易经》八八六十四卦中,只有谦卦六爻皆吉。《书经》也说:‘骄傲自满会招来损贬,谦虚谨慎会受益。’” 《劝忍百箴》中的修身智慧 《劝忍百箴》是中国最系统的忍学教科书,为元代学者许明奎所著。作者一生饱经沧桑,总结自己和历史人物的经验教训,得出这部忍学精华。所谓忍,不是懦弱、胆怯、忍气吞声,而是以退为进的哲学,是一个人大智大勇的表现。本文选取关于“忍辱”部分,予以解读。 原文:“能忍辱者,必能立天下之事。圯桥匍匐取履,而子房韫帝师之智;世人笑出胯下,而韩信负侯王之器。死灰之溺,安同何羞;厕中之箦,终为应侯。盖辱为伐病之毒药,不瞑眩而曷瘳。故为人结袜者廷尉,唾面自干者居相位。噫,可不忍欤!”意思是:能够忍受侮辱的人,一定能够成就一番大事。张良在圯桥爬着给智慧老者拾鞋,后修得胸怀帝师的智慧;市井小人讥笑韩信从别人胯下爬过,其实他负有王侯将相的气量。韩安国曾被人视为不能复燃的死灰,可见他受到的侮辱到什么程度?尽管范雎曾被人裹在席子里扔在厕所,可最后被封为应侯。侮辱实在是给人祛除疾病的毒性药物,不使病人昏迷,又怎么能治好疾病呢?所以,给人系上袜子的人当上了廷尉,别人吐唾沫在自己脸上让它自己干掉的人最后居于宰相之位。张良、韩信等从辱到荣的过程说明了忍常人之所不可忍者,终成大器。 《挺经》中的修身智慧 《挺经》是曾国藩总结自身人生经验和成功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为曾国藩生前的“压案之作”,李鸿章曾称这部书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 原文:“细思古人功夫,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曰慎独则心泰,曰主静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曰思诚则神钦。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问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纯一,斋庄不懈,故身强。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我,故人悦。思诚者,心则忠贞不二,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故神钦。四者之功夫果至,则四者之效验自臻。余老矣,亦尚思少致吾功,以求万一之效耳。” 译文:仔细思考古人在修身方面所下的功夫,成效特别显著的大概有四项:慎重独处,就会心胸泰然;庄严恭敬,就会身体强健;追求仁义就会心悦诚服;正心诚意,则神灵也会钦敬他。慎重独处,就会遏制自己的欲望,连其中最隐蔽微小的地方也不放过,行事遵循自然之理,一刻也不间断,这样内心时时自省且无愧于心,所以心胸安泰。庄严恭敬,就是仪容整齐严肃,心灵宁静专一,稳重端庄而不懈怠,所以身体强健。追求仁义,就是要心存仁义滋养的天性,视百姓为同胞,对万物也心存养护。像这样大公无私,自然会受到人民爱戴。正心诚意,就是忠贞不二,言语笃實不欺瞒任何人,用至诚之德感应天地万物,因此受到神灵的钦敬。如果在修身功夫上真能做到以上这四点,那么成效自然就会呈现。我虽然已经老了,也还想在修身方面下功夫,希求能达到成效。 曾国藩这段关于修身的总结非常精妙,恰恰切中了国学修身智慧的本质和核心,也是他一生得以功成名就,达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境界的心法,特别值得企业家和各级、各类管理者悉心学习、不断体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eaeb1eb5a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