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行行政村介绍 基本信息 王行行政村位于县城东南13.5公里,东明集镇政府驻地东北3公里处,辖王行、张行两个自然村。全村共有229户,843口人,耕地1608亩,清沙土质,适宜种植小麦、玉米、西瓜、花生等作物。村班子健全,村民安居乐业和谐相处。 1911年属东明县第六乡,1933年属第四区,1944年属第三区,1955年属东明集中心乡樊贵屯小乡,1958年至今属东明集人民公社(镇) 历史记载 王行自然村 据《王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王姓始祖从山东省青州府益都县中山西界大王庄迁居此地,村名为杨子宾屯”。多年后,村子周围栽满果树,树木成行,村名按姓氏居地改名为王行。 王行村现有159户、590人,1098亩耕地。村民由王、郝、孟、李四姓组成。王姓人口最多,148户,548口人。郝姓于明永乐年间由山东省青州府迁来,现有6户、22口人。李姓于解放后由本镇李行村迁入该村,现有3户、14人。孟姓于解放前由本县陆圈镇孟庄村迁入,现有2户、6口人。 张行自然村 张行自然村 张行自然村位于王行村西,一路之隔。相传,早在明永乐二年(1404年)张姓始祖由山西洪洞县老鸹窝迁此居住,当时村名为杨子宾 屯(来历不详)。村四周皆沙地,庄稼产量低,村民广植果树,以防风固沙。几年后果树成行,果子挂满枝头,吸引了大量商贩云集于此,推车的、担挑的,络绎不绝,名噪一方,遂按姓住地改为张行。 张行村现有70户、253人,耕地 510亩。村民由张、郭、高、霍四姓组成。张姓现有58户、210人。郭姓,迁入时间不详,从张行村北郭行村(现已消失)迁来,现有9户、33人。高姓,迁来时间不详,由长垣县东榆林村因亲眷关系落户居住,现有3户、10人。霍姓现已消失。 张行村与王行村几百年来和睦相处,形同一村,故文化教育,经济发展等一切事宜皆与王行村同步。 民国初年,由王、郝两姓商议由该村富户人家(王一万、王泮升、王山锋、郝永顺)出钱出物,发动本村及周边村的村民出工筑起了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的围村寨墙。墙高6米,底宽8米,顶宽2.6米,每2.5米有一瞭望口。寨墙周围有6米宽、3米深的寨沟。村寨有东西两座大寨门,青砖砌成,门高5米,宽4米,上题“王行村”匾额,寨门上各架一门土炮,称“大白龙”,还有抬枪数杆。寨墙有效地保护了该村及周围村庄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解放后,随着社会的安定,寨墙逐渐消失。 1943年,村民王凤才参加党的地下活动,1946年加入共产党,担任党的地下联络员,多次给党组织送情报,并与王南香、郝 凤修等人成立儿童团,站岗放哨,保护村民安全。1947年,王凤才任三区王行乡乡长,为党做了大量工作。1951年,村民李宋京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担任排长职务。曾荣获“英雄勋章”,并记一等功,回国后提升为连长,宣传委员,后转业回乡。 文化情况 王行村崇尚武术,是当地有名的武术村。1918年,村里成立了武术队,属大红拳派。教练王进德,手下弟子二、三十人,个个强壮彪悍,艺高胆大。农闲时经常四出卖艺,表演气功、驮石磙、踏铁钉、硬功、碎石、劈砖等功夫。一次,王进德与王永赞去外村看戏,路过吴庄村口时有只大恶狗向他们扑来,紧要关头,王进德一掌下去,狗头裂成两半,围观人群齐声叫好。齐声称赞“王行王进德师傅的武术果然名不虚传!”。武术队逢年过节还举行荡秋千,踩高跷、耍九节鞭等比赛。 1999年,王五全、王庆春等人拜师学艺,成立了唢呐班。王五全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二胡拉的悠扬高亢,群众喜闻乐见。现在每到春节、元霄节,担花篮的、扭秧歌的、吹唢呐的,交织一起,热闹非凡,给村里增添了无限欢乐。 教育情况 解放前,王行行政村文化薄弱。解放后,仍有相当一段时间没办学校。直到1970年王行村才建立一个育红班。1974年与李行行政村共建一所小学,由董金香任校长。1984年,为激励本村教育事业发展,村里作出规定:凡学生考上中专以上者,由村委会为学生提供上学路费,并在村里演电影祝贺。此举颇得群众好评,也促进了该村教育的发展,目前,全村大中专毕业生达到60余人。 解放前后,当地沙质土地肥力不足,种的花生、高粱、小麦收成廖廖无几,该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果树、芦苇和林木。村庄周围的沙地上栽植的果树枝繁叶茂,每到农历五月底,桃子、李子等果子成熟,吸引大量果贩争相购买,果树的收入成为王行村一大经济收入来源。芦苇耐涝,大片大片的沙坑里长满了芦苇,沙地芦苇皮厚、质硬,是盖房打苇芭的上等材料,又是编苇席、苇茓子的主要原材料。每年秋分过后,遍地芦花飘荡,煞是壮观。人们争相采集,用作织草鞋卖。当地人用芦花拧在木鞋底上,俗称草疙瘩,是一种很好的过冬“棉鞋”,既暖和,又防湿。寒露过后,四邻八乡的芦苇用户争相来该村砍苇子,男女老少,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1959年以后,由于“共产风”的影响,果树管理不善,品种过时,树木老化,经济效益日减。大食堂解散后,因缺少烧柴,果树被村民偷偷砍掉烧火,果园消失殆尽。1970年,大搞平整土地,沙丘被铲掉,沙坑被填平,大片的芦苇,变成了大面积的平坦农田,王行村由果树、芦苇为主的副业村,变成了以农作物种植为主的农业村。 经济情况 上世纪70年代初,在支部书记李边彦带领下,筹集资金3000元,建起了肥皂小作坊和小广播喇叭厂。村里人有的在作坊里干活,有的到外地搞推销,还赚钱购买了汽马车等大件农机具。村办企业在当时的确红火了一阵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农民的种田积极性空前高涨。不断改善耕作方式,推广科学种田,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产由原来的八十斤提高到了400多斤,基本解决了群众温饱问题。在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同时,还闯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积极发展养殖业。1985年以来,全村有85%的农户饲养生猪和鲁西黄牛,有的农户养黄牛多达8头,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专业村。 1992年,是王行村人最荣耀、最风光的一年。这一年地、县领导不断到该村参观考察养殖业和小康村建设工作,对王行村的设想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当年举办的鲁西黄牛赛膘现场会上,村民王满仓等五户饲养的鲁西黄牛,膘肥体壮,被评为一等奖,每户还奖给一台桔杆青储饲料机,王行行政村相继被地、县委授于先进党支部称号。村支书王俊生连年被评为优秀党员,并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东明县农村优秀科技人才”荣誉称号。 1994年春天,村里组织一批村民到寿光县等地学习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回来后,村里拿出120亩耕地,发动各户建大棚种蔬菜,建造了120个冬暖大棚和数个小拱棚,当年就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仅此一项,每年增加收入100多万元。 1995年,村里推行大套行种植模式,实现了三种三收(小麦、西瓜、花生或棉花)。该村沙质土壤很适合种植西瓜、花生,所种植的西瓜个头大,品质好,耐储运,深得外地客商青睐。仅西瓜一项,人均增收近2000元。2004年,疏通沟渠3000多米,加高路基2600多米,解决了以往路基低洼,雨季积水,影响生产生活的问题,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建桥、涵、闸22处,方方地块打了机井,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的目标,确保了农业产量的稳步提高。 近几年,村干部积极引导村民外出务工,常年外出务工人数不少于150人,年增收入100多万元,成了王行村人致富的又一来源。如今的王行村,村民富裕,生活水平提高,村内街道呈棋盘式格局,农舍高门大院,新房排排耸立,他们将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把自己的家园建成一个和谐、富裕、美丽、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f56f97627284b73f24250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