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说“木叶”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也是“咬文嚼字”的范例。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很值得一提的是,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对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这样,读者也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体味到“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字词梳理 1.字音 袅袅(niǎo) 灼灼(zhuó zhuó) 寒砧(zhēn) 征戍(shù) ...... 落于言筌(quán) 窸窣(xī sū) 桅杆(wéi) 迢远(tiáo) ..... 亭皋(ɡāo) 涔(cén) 门栓(shuān) 浦(pǔ) .... 2.多音字 3.形近字 昏劂辉煌不落于言荃••• 春晖 痊愈 蕨菜•••一蹶不振挥手诠释•••褐煤司马曙••喝彩署名戍边•• 竭力 甘薯 戌时 ••戊戌变法羯羊安置••揭竿而圮暑假•• 4.词义 袅袅:①形容烟气缭绕上升:炊烟袅袅。②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垂杨袅袅。③形容声音延长不绝:余音袅袅。 萧萧:①形容马叫声或风声等:马鸣萧萧;风萧萧兮易水寒。②(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白发萧萧。 翩翩:①形容轻快地跳舞,也形容动物飞舞。②形容举止洒脱(多指青年男子)。 冉冉:①( 毛、枝条等)柔软下垂。②慢慢地。 绵密:(言行、思虑)细密周到。 缠绵:①纠缠不已,不能解脱(多指病或感情)。②婉转动人:歌声柔和缠绵。 灼灼: 形容明亮。 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的意思。 窸窣:xī sū,细碎的声音。 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筌,捕鱼的竹器。语出《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 剖析:“惊人的天才”是因为只有从屈原开始,才吟唱出了具有“木叶”的鲜明形象的动人诗句,这一鲜明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诗人,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所以说,这是“惊人的天才”。 “木叶”的奥妙何在?即第五、六段中“木叶”的暗示形象意义,使人联想到树干带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因此也有飘零之意,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的气息,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是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2.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剖析:“木”就是“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形象意义上不同,“木”一般是在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空阔、单纯;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 3.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剖析:这个距离是: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因此也有飘零之意,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的气息,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是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落木:比“木叶”更显空阔,洗净了“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 二、重点语段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至“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剖析:这一段中有五个“它”,这五个“它”的意思分别为:第一个,“木”;第二个,指暗示性;后边三个,指暗示性与概念中意义的交织组合而形成的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木”含有落叶因素的原因在于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而“树”与“叶”的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fe3d23d16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