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多刺激”结合,让智障学生爱上“古诗” 作者:李银环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26期 古诗教学,对于我们中重度智障儿童来讲,其优势就是它的“韵律”、它的“简短”,即易于学生诵读和背诵。但古诗无论是从语言结构,还是内容、形式等上,与现代語言的表达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它语言精练、信息量大、意义抽象、方式含蓄等。这都给培智的古诗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自身知识水平所限,阻碍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感受,老师的讲解也往往枯燥无味,从而影响了智障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尤其对于各方面都很弱的中重度智障学生,因此对于他们来讲,学习和学会古诗绝对是一种很大的挑战。那么面对这些中重度智障学生,如何让 “古诗”走进他们的心里,走进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爱上古诗呢? 一、“古诗”和“乐曲”结合,让智障学生爱听 音乐的魅力是什么?就是能够吸引与感染人。有人说“音乐”是“世界语”,无论国籍、无论男女老少,对其都有着相似的吸引和感受。 古诗本身的韵律、内容以及所传达出的情感若和一定的音乐配合而出,其共同产生的美感一定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沉醉,从而被之吸引。而这正是我们引导智障学生爱上古诗的台阶。 在为古诗选配音乐时,我常用传统的古筝、琵琶、二胡等演奏的乐曲,更能显示出古诗的古朴韵味和意境。网络上有许多我们现成的古曲音乐,如“渔舟唱晚”“高山流水”等。 学习《春晓》这首古诗时,我就是选择了“高山流水”这首舒缓、清丽的古筝曲,当乐曲想起来,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去,全神贯注地倾听,渐渐被音乐拉近了一个美丽温婉的世界中,随之《春晓》的诗句如水纹般荡漾开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开启了学生们想说古诗的动力。 二、“古诗”和“乐器”结合,让智障学生爱说 让中重度智障学生独立、完整的诵读古诗,需要反复的练习,而这反复的过程也易引起智障学生抵触,但这又是一个必须的过程,那么我们就让这个过程变得有趣! 为此,我把学生们常见的小乐器引进课堂:PPt上出现学生们在音乐课上常见的小乐器,让他们去选择。当学生们为自己诵读的古诗“配乐”时,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涨,双响筒、小沙锤、小铃铛等在学生们的挥动下,在一次次反复中说着儿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几次甚至十几次下来,孩子们也不觉得烦和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097853f94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