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绘——让小学生爱上作文 摘要:为将写作活动由枯燥、乏味、困难转为有趣、多彩、简单,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开展读写绘活动。读写绘能够让写作活动变得有画面且直观,能够顺利的将学生带入到知识的海洋,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文章也将深入分析读写绘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能,从发挥该效能辅助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推进的角度入手探析读写绘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读写绘;效能;教学策略 小学生对图画的感知力远远高于对文字的感知力,他们能够通过看图画延伸发展无限的想象力,顺利组合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语文教师应当抓住小学阶段学生特有的绘画语言来进行作文教学,调动学生对图画的感知力转化为对文字的感知力,让学生能够在读写绘中学会写作、爱上作文。 一、读写绘在小学语文作文课堂的效能分析 1.有助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发展想象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学生在阅读绘本、翻阅图画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对应色彩鲜明的图画上文字变得更生动、更形象、更具体,学生对文字的接受程度也会更高。且在阅读的绘本的过程中学生仿佛成为了绘本的“创作者”,学生们能够无限发展自己的形象力,去创造性思考绘本故事的走向,甚至去抓住每一个绘本的细节进行解释和延伸,想象与创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写作兴趣激发的过程,是学生想象能力发展的过程。 2.有助于积累丰富写作素材,激发创作欲望 阅读活动将各种各样的文字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读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输入的过程,能够借助阅读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素材库。当具有一定的写作素材做支撑时,学生的写作活动就不会产生“无话可写”的现象,甚至能够驱动学生愿意以写作素材做支撑进行绘本创作,能够将学生顺利引入写作世界。 二、读写绘在小学语文作文课堂的应用对策 1.绘本阅读,趣味留白,发展想象 许多绘本在画面的设置语言的叙述上都留有了一定的空间,这些“空白”实际上是语文教师开展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可以立足空白,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趣味阅读的基础上基于想象力的发展投入趣味写作。 为了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能够快速借助阅读找到情感喷发点、找到想象力延伸发展点。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尊重学生本位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来辅助学生深入阅读,为后续的写作做好准备。 如在阅读美国插画作家伯纳德·韦伯的《勇气》时,整本书的内容就像一首散文诗,语言十分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搭配轻快的旋律和音乐,让音符的跳动伴随文字的变化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同时这本绘本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其中蕴含很多的“空白”。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给学生阅读空间的同时鼓励学生们进行想象补空,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或者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象、梳理自己的思绪,做到有效读,深入想。 2.绘本仿续,趣味写作,提升能力 绘本虽然文字简单,但他们的组合应用却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简单的文字却十分生动有趣,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画面。且作者会灵活地运用一些写作手法来让画面变得更生动,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借助绘本阅读开展写作训练的重要切入点,是孩子们仿写的媒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绘本中的语言,迁移性的进行语言的表达,这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小练笔”,且这种练笔十分有趣。如在进行绘本《我的爸爸》阅读后,教师可以让孩子们仿照绘本中的内容进行仿写训练,如“我的爸爸像座大山,抱着我的时候总压得我喘不过气”、“我的爸爸爱喝酒,经常装醉来逗我玩...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绘本来让学生进行故事的续写,引导学生思考后面发生了什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思考力与想象力,让学生基于读投入写绘活动。 3.绘本创编,图文转化,爱上写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到“儿童使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绘本也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利用画面和文字的组合来呈现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画画与写话结合起来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在图文转化的过程中进行绘本创编。 如语文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几张图画卡片,老虎、蚂蚁、大象;星星、月亮、河水等,让学生通过图画的观看捕捉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且在脑海中将这些信息进行组合。在组合的基础上转化为文字,以此来创编属于自己的绘本故事,如《小河夜晚的两个好朋友》、《蚂蚁、老虎和大象》等。一个又一个属于孩子的绘本故事被创编出来,既变化了写作教学的方式,又让写作训练变得趣味满满。 结束语: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所说的书包括图画书、绘本、故事书等多个内容,是指在阅读与想象之中汲取丰厚的素材,将其转化为写作资料,进而写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必须充分认识读写绘的积极作用,要针对小学生实际情况开展读写绘训练,力求发挥读写绘的教学效能,让学生参与训练、爱上写作,进而获取文字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张永兰.小学作文教学的“金钥匙”[J].青海教育,2021(01):53-54. [2]裴晓霞.小学作文教学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天津教育,2021(03):138-14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0c5f67b3f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