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文化的优缺点

时间:2022-09-10 05:15: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来浅谈中国文化的优缺点

我看到“中国文化最大的优点或缺点”这几个字眼时,脑海里不自觉地就跳出了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的一段话,“中国的艺术和思想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阁楼,这是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尽的的聪明。好奇心驱动,非得再翻开《谈中国诗》细看看,却又再看到一段醒目的话,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早熟的代价是早衰”,这句话一并概括了中国文化的优缺点。中国文化的早熟恐怕是现在占主导地位的欧美文化所难以望其项背的。就以中国诗的发展历程来看,“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如同罗马史诗般恢弘的史诗,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古代早已具有完备的史官制度,历史的传承和记载的功能交由史官编纂的史书来负责。而中国的戏剧诗,从最早的各种“传奇”的出现,演变到元朝,关汉卿等创作的元杂剧才在一定意义上具备戏剧诗的雏形。反观中国的抒情诗,早至商周时期,就已有《诗经》广为传诵。(当然,当时还没有编纂成为《诗经》,但这些诗歌已经产生并在民间和贵族之间流传)《诗经》中抒情诗所达到的高度,足以另今人汗颜。到唐朝时,中国诗再一次达到了巅峰 抒情诗的发展已达到堪称完美的地步。但是在巅峰之后,再继续发展,由于体制越来越严密,格律越来越讲究,加之唐诗的巅峰实在难以逾越,所以尽管宋人在玄诗方面有一定成就,但相比唐诗的巨大成就还是微不足道的。一直到近代,国时期徐志摩,戴望舒等海外留学归来的诗人们,受西方诗歌的影响,才使中国的诗坛稍有一丝新意。

关于这点,袁行霈先生在其《中国文化概论》中有一段话说的甚是有理,“每一种文学体裁都有它的发育期、成熟期和衰老期,就好像一个有生命的机体一样。成熟期一般说来较短,犹如鲜花之盛开,在一段较短的时间里集中出现一批优秀的作家作品,充分发挥了这种题材的各种潜在的表现力,使后人难以继续有所作为,而只能在追慕之余进行模仿,于是这种题材也就衰老了。”诗歌作为一种文

参考资料:

袁行霈《中国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钱钟书《论中国诗》,


学体裁,自然亦难以逃脱这般命运。只是中国诗歌过早攀上巅峰,让今人对于盛唐气象,只能空余追慕。

上面是从中国文学的体裁方面浅谈的一些,如果从中国文学中表现的价值观方面来看,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尚善性”。孔子在评价《诗》三百时就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思想没有邪念,这就是一种善。这种“尚善”的思想,在文人雅士的诗赋中,表现为对下层劳动人民艰辛生活的同情,比如白居易的《卖炭翁》,杜甫的三吏三别,以及像“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样人口传诵的诗句;而在民间俗人之间,这种“尚善”的思想而表达的更为直接,往往是以各类戏剧小说里面的一些故事为其载体,比如流传至今的各类清官譬如包拯,海瑞等的形象以及后世民间对该形象的神化,再有就是比如《聊斋志异》里面各种传奇女子与书生的爱情故事。在古代,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当现实的世界实在无法为某个故事的发展安排一个完美的结局的时候,民间的想象力就调动了起来,各种鬼神、超乎自然的力量就会出现,可以总结之为“天谴”,正是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最典型的莫过于《窦娥冤》中,窦娥在被冤死时,竟然六月飘雪。在窦娥死后,又有鬼神托梦于窦娥父亲,使得窦娥得以沉冤得雪。还有,在《孔雀东南飞》当中,刘兰芝与焦仲卿坟头上“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

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另一个大家更加熟悉的例子就是《梁祝》,在故事的结尾梁祝双双化蝶而飞。

从情感上来说,我非常理解民间人们的这种纯朴的思想:他们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同时,在遇到冤情或者奸逆当道时,他们也渴望像包青天这样的青天大老爷的出现,拯救万民于水火。但是理智上讲,这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个人认为,在这种文化思想熏陶下,导致国人在遇到不公时,更多的时候寄希望于青天大老爷的出现来拯救自己。套用共产国际歌的一句话,来没有救世主”,仅仅期望别人的拯救,远不如自己的努力,或者说远不如从制度上的更正来得更有效。神话的各种美好总的来说只是对处于不公平现实中的人们的一种慰藉和安抚。

中国文化发展到今天,很多场合我们会看到“文化复古的口号,近来网上呼声很高的各种关于“恢复汉服着装”的运动就是一个例证。先且不考虑汉服这

参考资料:

袁行霈《中国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钱钟书《论中国诗》,


个称呼过于强烈的民族色彩(包括我国国内的各种少数民族听到这个称呼时的心理感受,似乎多少又有华夷色彩的强烈区别在里面),把当下这种情况与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相比,当时的那种狂热的学习西方,鞭挞中国文化的不足,倡导“赛先生”和“德先生”,与现在形成鲜明的对比。回溯到千年之前,相似的情形也曾在盛唐出现,只不过当时我们是作为文化的输出国,而接受国是日本。在近代,随着清朝的衰弱,“日本当扔破鞋子把中国文化扔在了一边,转而投入了西方文化的怀抱。(可以说是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较量中的失败,加速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没落)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今天各种国学热和“汉服运动”的兴起,与中国的日益强盛不无关系。个人认为,理性的,合理的国学的学习和汉服的推广,还是契合中国当前的发展的。借鉴日韩两国的文化发展,很多中国年轻人有段时间津津乐道于韩国古装电视剧《大长今》,以及日本的各种传统食物譬如寿司在中国的大为流行,这两个国家都具有很高的现代化程度,但是他们的传统文化却保留的相对完整。但是,激进的,过于狂热的各种国学热、汉服运动还是不可取的,毕竟时代在发展,像“全面恢复汉服着装”这类口号显然是不合理的。

以上从几个小的方面浅谈了一些中国文化的优缺点,很多方面譬如中国文化的包容性都没有谈及到。其实仅仅就“早熟”“尚善性”这两个方面,我都很难单一地把哪个列为优点或缺点,只能说作为两个特点,从不同角度看而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就以“尚善性”来说,文化的价值观鼓励人们尚善,当然值得褒扬。但是仔细看看,总觉得这层面纱下有一种钝化民众思想的本质性作用在里面,让我觉得有些许的不足。但不管怎么样说,诸位皆是中国文化胞养中的婴儿,难以逃脱面对这些。

以上学生拙见,或有大言之处,老师可笑而过之。



参考资料:

袁行霈《中国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钱钟书《论中国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09c1f4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