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耐心浸润在幼教的芬芳里 一、静下心来听幼儿讲。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就是教育。在集体生活中

时间:2022-08-30 13:16: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让耐心浸润在幼教的芬芳里

张家港市城北幼儿园 郑敏燕

教育是塑造心灵的事业。只有以心灵才能塑造心灵,用人格才能唤醒人格。徜徉在幼教的芬芳园地里,呼吸着扑面而来的天真烂漫,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平心静气地和他们交流,耐心追寻孩子思维的足迹。因为尽管幼儿尚处在心智情智的发展阶段,但他们仍旧是独立的个体,生命都应该赢得尊重。俯下身来不仅仅是个外在的动作,和声细语不仅仅是为了体现我们的爱。尊重发乎于心,耐心才会动之以情。

一、静下心来听幼儿讲。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就是教育”在集体生活中,难免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意外,许多老师会抱怨孩子又闯祸了,真是不省心。其实,我们应该悉心聆听孩子的声音,去还原事实的真相。也许意外也是教育的契机。

记得有一次,我忽然听到 “啪”的一声。来到现场一看:鱼缸七零八碎的散在地上,螺丝洒了一地。几个幼儿害怕得站着一动也不动,一定是怕老师责怪他们故意捣乱,

不爱护小动物。但我相信事出有因,便俯下身来细细询问事情的原委。认真聆听了孩子

们的只言片语才明白,孩子是想研究一下螺丝在地上会不会爬,整个过程充满了童趣。孩

子们先看到爬到鱼缸壁上的螺丝有触角没脚,便想它们在水里会不会爬,得到验证后又有了新的疑问,在地上会怎样呢?而这次在抓的过程中不小心把鱼缸打破了。多么宝贵的探究经历啊!我笑着说:“没事的,瞧,小螺丝害怕得一个个关起了小门,老师去拿个新鱼缸做螺丝的家,你们轻轻把螺丝捡起来。”孩子又兴高采烈七手八脚地来帮忙。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又让孩子懂得了怎样来爱护小动物。

幼儿的语言、心理尚处在发展前期,教师只有耐心地与幼儿交流,倾听他们的“啰啰嗦嗦”,才能获得正确的信息,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

二、静下心来看幼儿玩。

玩是幼儿的工作,是天性,会玩也是一种本领。但幼儿的玩往往和“疯”联系在一起,玩得尽兴时,往往就缺少了自控意识。在这样的情景中,没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往往会表现出缺乏应有的“耐心”。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镜头:在中班角色游戏快结束的时候,老师发现娃娃家里桌上地上床上都堆满了从商店、菜场里买来的蔬菜水果及各种生活用品。这时角色爸爸妈妈还忙得不亦乐乎,继续往娃娃家搬东西。老师皱着眉头站到娃娃家门口,大声嚷道:“怎么回事,给我都搬回去!”幼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闷闷不乐地抱起东西送回商店、




菜场。我走过去悄悄地问:“你们刚才搬那么多东西是要做什么?”有个幼儿来劲了:“今天娃娃家办喜酒,要买好多菜,还有好多客人送了礼物,可是……”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孩子想得多周到啊!在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用一种良好的职业素养---“耐心”去剖析他们行为的实质,以充分发挥活动过程的教育功效。

三、静下心来和幼儿说。

幼儿是发展中的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些行为会不合乎规范,不在我们所期望的行为标准体系中。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犯错”。即便幼儿真的错了,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先剥夺他“错”的机会,而是让他亲自感觉到自己的错误,这要比你直接告诉他不能做效果好得多,因为真正成功的教育是心灵的唤醒,是自我教育

一次,小班绘画活动《小泡泡和大石头》进行到尾声的时候,我发现滔滔的桌子上画满了蜡笔,弄得桌上很脏。当我正想对这一行为进行集体教育的时候,考虑了到滔滔比较胆小,再说小班幼儿握蜡笔操作控制能力比较差,可能是他没有控制好,不是故意画到桌上的。我就拿了块抹布,来到他身边:“桌子脏了,桌子在哭了,我们一起来把桌子擦干净吧,下次我们滔滔画画的时候肯定会很小心,不画到桌子上了。”说着,滔滔积极地拿起抹布擦了起来。

幼儿的心智需要用“错误”作为养料促进成长,他们只有在“错误”的矫正之中才能一步一步走向规范。因此,当幼儿出现错误时,教师要以宽容之心和专业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心平气和地和幼儿谈话,相信老师的这种由内而外的“耐心”能帮助幼儿正确地面对错误,为健全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静下心来让幼儿懂。

学龄前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随着幼儿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建构,在反复的螺旋循环中不断生成,所以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这样那样的行为问题会难以预料地出现。我们幼教工作者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等待幼儿依靠自己走过从无到有的路途。

有这样一个男孩,喜欢在女孩的蹲坑上方便。发现这一问题后,我在集体活动中进行了教育可再次如厕时,那个男孩还是蹲到了女孩的厕所上,我马上随机教育“宝宝你是男孩还是女孩,你应该到什么地方小便?”男孩看看我,站了起来,并没有走向男孩的厕所,径直走了出去。显然我的问话不但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而且反而让幼儿憋着尿。如果我再次在集体面前用说教的方法可能效果也不好。于是我轻轻地走到他跟前:“宝宝,老师帮你一起尿尿好吗?”然后牵起他的小手走向了厕所。经过一而再再




而三的鼓励,经过一段时间的引领现在男孩能主动正确地如厕了。这样的习惯是由大人给予间接经验,经过幼儿反复练习,在实践中逐渐养成的。这个过程中融汇个人探索、感受与认知重组,真所谓“绝知此事要躬行”

幼儿出现的问题形形色色,各不相同,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种考验。当各种问题接踵而来的时候,应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不因问题本身影响自己情绪,冲动地给予幼儿一个终结性评价,而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客观分析,制定可行性对策,耐心地去让幼儿懂。

耐心意味着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而不是一种教师控制学生的筹码,也不是教师对儿童的“恩赐”,而是一种教育培养人的责任,是教育对生命对世界的承诺。让耐心这一缕阳光浸润在幼教的芬芳园地里。喜看幼苗吐芽,喜闻生命拔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18b1a26ba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