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田兼好的竹筒 请选中您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马步升 吉田兼好是日本江户时代的文学家,所著随笔集《徒然草》代表了日本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有识者甚至认为,他与法国随笔大师蒙田的水平不相上下。到底如何,咱给人家做不了裁判,也不敢黑哨嘟嘟乱吹,在艺术领域,见仁见智乃寻常事。撇开他的艺术成就不谈,我觉得,他在书中表达的一些人生观念倒有些意思。 人生在世,任谁也回避不了的两个重大命题便是生与死。他极力劝诫人们乐天知命,而且要“恨死爱生”。为什么呢?他说,四季尚有固定之序,死期则无。死非自前来,往往由后逼至。人皆知有死,然尚未及待,已悄然袭掩而至;宛如浅滩相隔千里,潮水瞬间已淹至脚边沙石。由于死亡之不可预期,因而人们便须珍惜生命。本来,活着是人人所愿,死则为人人所厌,兼好这样郑重其事地著文劝诫不是在说废话么?非也。许多人虽然活着,但并不知晓怎样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虽然死了,却死得不明不白。他要让人们活得清楚,死得明白。他说:“是故,人当恨死爱生。存命之喜,焉能不日日况味?愚人忘此乐,忘此财,妄贪他财,则志难满。生时不乐生,临死而惧,诚荒谬之至。人皆不乐生,盖不畏死也。非不畏死,乃忘死之将临也。”生命无常,而人生有常态,这常态便是充满快乐地投入到生活中去,日出朝阳时,高高兴兴出门做事,日落黄昏时,坦坦然然回家睡眠,生命结束之日,便是无怨无悔归于天地大化之时。明白了生死之道,生是快乐的,死是坦然的,可见,他并没有说废话,他要破解的是关于生与死的天大机密。 那么,如何才可做到“存命之喜,日日况味”呢?他开出的药方是:“心无所移,一人独处,最为佳妙。”这样说,有些玄。他进一步解释道,随顺尘世,则心易为外界生欲所迷;与人交往,则言辞易为他人之听闻左右,而丧失内心之纯正;与人游戏,与人竞争,时恨时喜,不得安宁;分别之念时起,则得失之心没完没了,迷惘进而沉醉,沉醉进而为梦,人莫不到处奔驱,营营为生,而忘了自我。他的这些话,表面看来,似乎是在鼓吹消极避世,实际恰恰相反,他在主张人们不可陷入名缰利索的烦恼中,而要一身轻松一心澄明地去投入生活,开创自然祥和的生活天地。日本学者上田三四二是懂得吉田兼好的心意的,他说:“兼好在表达这种人生观的时候,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透明的竹筒,筒中一无杂物,通体澄彻,洋溢着纯粹的时间。这是一具已除却一切内容的透明的竹筒,是一种无限确实又纯度极高的生命触觉。” 想想看,在纷纭扰攘的尘世生活中,如果我们使自己变成这样一根透明的竹筒,获得纯度极高的生命触觉,还有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2cecc1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