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15篇:读文随笔∣统编教材中的“小卡片”有什么用?

时间:2023-02-18 03:32: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21年第115篇:读文随笔∣统编教材中的“小卡片”有什么

用?

统编教材中的“小卡片”有什么用?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初中语文教与学》2021年第6期全文转载了钱丽华、黄增两位老师发表于《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版)的论文《统编语文材中“小卡片”的教学策略初探》。文章说的“小卡片”指的是统编教材中出现在课后的“知识补白”内容。对于这部分的研究,目前还不够深入;对于这部分的教学,目前也处于零散的状态。有的教师将其单列,作为“语文知识”训练的内容;有的老师干脆不闻不问,完全交给学生自主处理。这篇论文首先对“小卡片”进行了分类,然后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思路与策略。

首先,作者对统编教材中“小卡片”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分析。以“小卡片”形式存在的知识补白内容,一般篇幅短小,字数在200-400之间,文字浅显生动,并且能够联系实际生活。其主要特点:一是逻辑清晰,语言精练。例如七年级下册《邓稼先》一课后介绍了“副词”,并且引用了教材中其他课文的例句加以说明,引导学生将副词的作用与表达效果融入到具体文本的分析之中。二是种类多样,紧扣文章。这些“知识补白”主要包括了语言类知识、文学类知识以及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语言类知识主要是词类知识、修辞学知识、短语知识、语法知识等;文学类知识主要包括对相关篇目的文化知识的介绍,例如《世说新语》后的“古代常见的敬辞和谦辞”等;相关背景资料主要是对课文中某个点的解释说明,例如《阿长与<山海经>一课后就介绍了长妈妈的生平经历,这对于学生理解长妈妈的形象有一定的作用,而且能够增加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三是由易到难,前后贯通。七年级教材主要是基础语法,包括实词、虚词等,八年级的教材开始有句子成分、基本结构等内容,九年级开始学习复句的分析。语文基本知识的角度看,这些“知识补白”的内容形成了一个相对


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对于学生系统掌握基础性的语文知识是有好处的。四是随文穿插,一课一得。记得我上学时候的语文教材中也有基础的语言学知识,只不过是在某个单元后进行集中呈现,例如第一单元后集中学习实词,其他单元后会集中学习虚词、短语类型、句子成分、复句分析等。现在的基础语法知识是以“补白”的形式出现的,并非知识的主体内容,而且是以“随文学习”的形式存在的,这就为知识与文本解读、阅读教学的融合提供了一些路径。

应该说,作者的梳理是比较全面的,揭示了教材“知识补白”内容的主要特点。这项工作其实并不难做,只需要将初中语文六册教材的“知识补白”的部分单列出来进行分析。恰恰是在这种人人都能做的工作中,两位作者发现了研究的价值点,然后将其分类整理、分析,为下一步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奠定了基础。这也说明,教材是教科研的重要来源与载体,抛开教材去研究空洞的概念,是舍本逐末。

其次,作者提出了“知识补白”内容的教学建议。一是注重“小卡片”知识的整体性,做到融会贯通,学做结合。“小卡片”以散点形式存在,好处是随文学习,缺点就是不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同一类知识。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建构相对完整的知识网络,设计不同的练习进行训练。例如,教师可以整理课文中的语言实例,将它们改编成练习题;还可以直接利用课文后的“积累拓展”题目,《济南的冬天》课后的“体会句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而这一课“小卡片”的内容正是“比拟”的修辞手法;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听说读写实际,对知识进行训练,《土地的誓言》课后的“排比”的修辞手法可以和本单元的写作主题“学会抒情”结合起来。二是注重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做到遵循课标,科学运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尽量避免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即阅读教学和语文知识教学相脱节。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教师能够系统掌握教材中的语法知识,还要通过阅读《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著作,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体系。三是注重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做到趣味教学,灵活运用。语法知识的教学是难点,一来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和运用起来都比较艰难,二是内容比较枯燥,单纯的知识讲解与训练会使得学生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422ebd961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