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39篇:读文随笔∣母题阅读与名著教学

时间:2023-05-04 07:31: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21年第139篇:读文随笔∣母题阅读与名著教学

母题阅读与名著教学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前段时间,我到北师大珠海校区参加第二届全国“语文教育与经典传习”学术研讨会暨古诗文教学专题论坛,有幸听到了上海师大附属中学余党绪老师的发言。在发言中,余老师提到了“母题阅读”的话题。对这个概念,我自然不太陌生。记得当年学习文艺理论时,还专门区分过“主题”和“母题”两个概念,但从来没有想过将“文学母题”引入整本书阅读,并构建适切的教学路径。最近,我在《语文学习》2021年第9期上读到了余老师的论文《母题阅读:大概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感觉打开了一些思路。

收获之一就是打开思路,扩大视野,将文学理论、教育理论、文化理论甚至哲学理论的相关知识与概念引入到语文教学中。目前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我感觉因循守旧和被动应试的成分多一些,新鲜的理念和教学思路严重缺失。听的课越多,越感觉课堂教学的变革势在必行。20年前于漪老师就用“碎尸万段”来形容语文教师肢解文本进行教学的现象,用余党绪老师的话说就是:“一篇生机盎然的文章,被肢解成零零碎碎的知识点甚至考点;一部浑然一体的名著,被割裂成彼此毫无关联的碎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现象是偶然现象吗?我感觉不是。教师将文本割裂成七八十个琐碎的问题,学生机械地跟着老师的提问进行回答,所获得肯定也是琐碎的知识与信息。“母题阅读”可以有效克服这些问题,可以提供一个阅读与思考的方向。有学者提炼出了中外文学名著中的母题,例如死亡、成长、野心、爱情、冒险、堕落等,不过这些母题在课文的阅读教学中可能不太适合,但在名著阅读中是大有可为的。浙江省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目,很多就是从文学母题的角度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三国演义》人物众多,情节繁复,如果只是埋头从头读到尾,估计花了不少时间,依然不明白本书的主题与脉络,


但如果从“野心”的角度进行思考,就可以将离散的、孤零零的个体聚合起来。余老师的《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实际上也是他在经典阅读中探索母体教学的成果,例如《红与黑》的“野心与尊严”、《三国演义》的“功名与道义”、《西游记》的“成长与成功”、《悲惨世界》的“苦难与罪恶”、《复活》的“堕落与拯救”等等。当然,这些母题可能更适合高中生学习。与此相通的是,哲学中的某种思维方式、文艺理论中的其他概念,也是可以尝试进行教学链接的。

收获之二就是习得了概念或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落地方式。作为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母题”如何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呢?这就需要具体的路径与策略。余老师在提出“母题阅读”后,借助于新的课程与学习的理论,构建了“以文学母题为切口,以结构化议题为抓手,以思辨读写为落点”的教学实施路径。在此基础上,作者又构建了“母题—议题—问题”的课堂教学的实施框架。具体说来就是,母题是一个具有高度统领与整合功能的概念,是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的灵魂。以“母题”为方向,在具体作品的阅读中发现作品主题与传统母题的不同之处,然后在同类作品中寻找与传统母题的相似之处,这实际上也是辩证思考的过程。正如余老师所说:“从共性到个性,从母题到主题,离不开多元的关联、全面的比较和审慎的辨析,渗透在其中的,则是批判性的思考与构建性的探索。”这一点最终落实到了“思辨读写”这个点上。不过在这篇文章中,我最感兴趣的一个点,作者没有提到,那就是如何依据母题提炼出结构化的议题?母题只是阅读的方向,在名著阅读中,也只能是教师教学与学生思考的方向,母题要想落地,还要提炼出下位的议题,即学生真正能够思考的主题,不同的主题联系起来,才共同指向了文学母题。目前对于这种结构化的议题,我还是比较模糊的。

收获之三就是将大概念教学引入名著阅读教学中。在今年的不少随笔中,我都提到了“大概念”“大单元”等概念,并且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虽然大概念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但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有专家指出,大概念教学的价值主要在于改变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散、浅、低”的现状,同时能够服务于核心素养的培育。该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ac38f44cf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