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幼儿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胡睿婷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溺爱幼儿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胡睿婷 摘要:现如今,越来越多被溺爱的青少年做出让人唏嘘不已的行为,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家长对幼儿的溺爱从其学前教育时期就开始,而这是幼儿性格与心智形成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学习现有学者关于溺爱幼儿的研究,结合我在幼儿园的实践经验,从被溺爱幼儿的共性表现出发,探究了溺爱幼儿的四大主要原因,为家长和学前教育从业者提供相应的可参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溺爱;幼儿;学前教育;对策 一、溺爱幼儿的原因分析 (一)被溺爱幼儿容易产生的行为表现 溺爱幼儿对幼儿会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会通过幼儿日常的行为反应出来,这些行为往往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困扰。 1、挑食、厌食 被溺爱的幼儿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他想吃什么就买什么,以他的需求为主,一般这类幼儿就会出现挑食厌食的习惯,碰到不想吃的东西坚决不吃,家长出于溺爱一般会妥协,而加固幼儿的习惯。 2、自理能力差 幼儿自身在年龄和自理能力上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被溺爱的幼儿就在这方面有更充分的体现。家长出于对幼儿的溺爱,一般不会让幼儿做任何事情,包括最基本的穿衣系鞋带,更有甚者若不是出于对卫生方面的考虑,可能连饭都想替幼儿嚼碎了喂给他吃。 3、占有欲强,不懂分享 在溺爱型的家庭里,幼儿基本上不会碰上与“占有”和“分享”有关的问题,因为所有他想要的东西都是他的,只要他开心,很多事情都是依着他来。在幼儿园的时候,也有这类小朋友,当碰上自己喜欢的玩具时,就占为己有,一直玩,当别的小朋友过来时,也不愿意与他人分享。 4、易发脾气、爱哭闹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语言和肢体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哭闹是他们表达情绪最好的方式。一般被溺爱的幼儿,具有较为暴躁的脾气。当和其他幼儿发生争执时,大发脾气、大声哭闹是最常见的解决办法。 5、以自我为中心 幼儿是家里的中心,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所有人都以他为中心,一再欢迎幼儿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幼儿就会把自己当成中心。 6、学会讨好 在一个家庭教育理念不统一的家庭,有时候父母一方,对幼儿提出批评教育时,另一方或者长辈就会对幼儿进行包庇护佑,长时间里,幼儿就知道,如何能得到更有利于自己的条件。 7、对长辈没礼貌 一般幼儿这种行为一般只会发生在对自己溺爱的长辈身上。对幼儿的过度溺爱,往往会对幼儿一味的顺从,也不会对幼儿要求和教育一些基本礼貌和对长辈的尊重,这会让幼儿错过最好的接受教育的时机,还会觉得长辈为他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也不懂得感恩。 (二)溺爱幼儿的表现及原因探讨 1、家长错误的儿童观 溺爱幼儿通常由于家长错误的儿童观所导致,通过研究发现,家长错误的儿童观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认为幼儿的发展水平不高,需要全方位保护。第二,对幼儿投入的情感越多,会得到幼儿更多的爱与回报。第三,幼儿被看成父母生命的延续。 2、家长错误的教育行为 溺爱幼儿的家长,往往自带有很多错误的教育行为,而这些错误的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家长试图为幼儿包办代替一切。家长常常替幼儿包办一切可以包办的事情,给予过多行为的帮助,这都会弱化或误导幼儿思考,形成错误的思考方式。 其次,家长常出现过度保护的行为。第一个层面,家长害怕幼儿受伤或出现危险,禁止幼儿独立去做事情,很多事情家长代替幼儿完成,出现过度保护的行为;第二个层面,对幼儿错误的行为表现,以“幼儿小,不懂事”为由,无原则地支持和保护,或置之不理、护短等,竭尽全力为幼儿开脱。 3、家长错误的教育目标 家长往往在教育幼儿时,目标过于短时,有时为图一时省事而树立错误的教育目标,这会导致幼儿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偏差。而这种溺爱的行为,更多是家长错误的教育目标导致的,仅仅以眼前的“平静”和幼儿的高兴为教育的目标,而忽视幼儿成长中心理和性格的引导,最后必将导致幼儿溺爱的表现越来越严重。 二、溺爱幼儿的对策 溺爱幼儿不仅会在现实生活中给幼儿和身边的人带来麻烦和苦恼,更重要的是会对幼儿心理的形成,未来的发展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 (一)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 家长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才能更好的指导自己的教育方法、教育行为以及教育目标,才能避免对幼儿的溺爱。 首先,幼儿是具有独立主体地位的人。家长应以一个正确的立场来对待幼儿的主体地位,一方面,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另一方面,不过分的溺爱,也不过分的去限制其自由发展,应该在保护其基本安全的同时,能让其自由的选择、探索以及实践自己的发展路径。 其次,幼儿的成长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每一个人都的成长都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幼儿同样需要一个过程来发展和培养自己生存和生活的能力,家长应该认识到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并不是他们长大了就自然习得,而是需要一个逐步锻炼学习的过程。 (二)正确的使用教育方法 家长在应对溺爱幼儿问题上,除了有一个正确的教育观,还应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首先,家长改变现有落实的教育方法,诸如于“重男轻女”、“穷养儿、富养女”、“男孩放养,女孩圈养”等等传统落后的观点。其次,父母不断提升自己教育幼儿水平。最后,家长应在教育方法上达成共识,才能保证教育的一致性。 (三)选择正确的教育行为和内容 家长应该选择正确的内容来培养幼儿优秀的品质,通过自身行为的引导幼儿逐步将优秀品质内化为自身特质。这就对家长提出了要求: 首先,培养幼儿独立的品质。当幼儿两三岁时,出现了强烈的动手要求时,家长就需因势利导,选择幼儿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其去学习锻炼,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其次,不过度保护,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幼儿只有脱离了大人的过度保护,才能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勇敢的探索,当幼儿某方面能力还不成熟的时候,家长选择安全可靠的项目,有意去锻炼幼儿的能力。父母应该有选择有利于幼儿能力发展的内容,来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四)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 在幼儿阶段,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在健康领域方面,形成身心和谐的健康观念,养成锻炼与保护并重的健康习惯;在语言学校方面,注重语言能力和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社交实践方面,能自信的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能积极主动参与各种社会劳动,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在学习能力方面,注重智力的开发保护和培养其好奇心和探究心理,保持学习的专注能力;在艺术领域方面,培养基本的审美能力,开发幼儿艺术才能。 三、总结 本文从被溺爱幼儿的共性表现出发,探究了溺爱幼儿的三大主要原因:(一)家长错误的儿童观;(二)家长错误的教育行为;(三)家长错误的教育目标。并结合相关幼儿教育理论的研究和笔者的观察思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二)正确的使用教育方法;(三)选择正确的教育内容和行为;(四)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月莲.儿童家庭教育中溺爱的危害分析与思考[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10:178-17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47640d4f9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