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

时间:2022-08-03 07:18:2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9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高适、岑参等边塞

诗人

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

1.识记:高适的生平及边塞幕府经历与诗歌创作。

高适,字达夫。早年生活困顿,有入幕经历,后来官运亨通,是盛唐诗人做到高官而封候者。其边塞诗多写于边塞之行和入幕期间。多采用七言歌行或长篇咏怀式的五言古诗,将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糅为一体,苍凉中带有理智的冷静,但基调是慷慨昂扬的。 理解:高适边塞诗《燕歌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

《燕歌行》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极为复杂的,既有对男儿自当横行天下的英雄气慨的表彰,也有对战争给征人家庭带来痛苦的深切同情;一方面是对战士浴血奋战而忘我的崇高精神的颂扬,另一方面则是对将领帐前歌舞作乐的不满。此诗虽多用律句骈语,并不以文采华丽见长,而是纵横顿宕、以沉雄气质和浑厚骨力取胜。

简单使用:高适边塞诗的风格特点,气质沉雄、慷慨悲壮,以骨力取胜。

一、高适的边塞诗是据诗人亲临边塞的实际生活体验写成的,多采用长篇咏怀式的五言古诗,苍凉悲慨中带有理智的冷静,但基调是慷慨昂扬的。他热烈向往边功的慷慨豪情,往往使其诗显得壮大雄浑、骨气端翔。

二、高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他写的与从军边塞相关的绝句,亦气质沉雄、境界壮阔。

2.识记:岑参的生平及边塞生活与诗歌创作。


岑参两次出塞深入西北边陲,是他一生最有意义的壮举。第二次出塞写的诗都是他边塞诗的代表作。诗歌创作特点:语奇体峻,意亦奇造。

理解:岑参的边塞诗代表作《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及艺术格。

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生畏的恶劣气候环境,在诗人印象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欣赏的奇伟美。

简单使用:岑参的边塞诗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艺术特征。

此诗写得大气盘旋,奇情逸发,最令人称绝的是“梨花开”的意象,是雪花变梨花的错觉,不但体现了戍边将士不畏严寒的乐观精神,也使边地风光更显神奇壮丽。

综合使用:高适、岑参边塞诗的不同艺术表现手法;高适、岑参并称的原因。

表现内容上的不同:

一、高适反映现实问题要超过岑参。他的诗歌在反映现实的深度方面超过同时很多诗人,其诗歌创作颇多感慨而不失高亢,深雄浑厚,有一种感慨悲壮的美。

二、描写边塞风光,民域风情上,岑参超过高适。诗人热情地歌颂印象中的军旅生活、边塞风物、民域风情,描写神奇瑰丽,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 艺术上的不同:

一、高适将自己的个人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糅为一体,苍凉悲慨中带有理智的冷静,但基调是慷慨昂扬的。


二、岑参的诗歌中带有感性的色彩,讲究感觉印象,浪漫的想象,飘逸的描写,寓情于景。

三、高适的七言歌行多用律句骈语,但以纵横顿宕,气质深雄和浑厚的骨力取胜。岑参七言歌行纵横顿宕、舒卷自如体势十分灵活。 原因:高、岑二人同是以边塞诗著称的盛唐诗人,一样有入幕经历而且诗风相近,在杜甫的诗中首先将高、岑并称,后来严羽也将高、岑并称。

3.识记:王之涣及其《登鹳雀楼》诗。

诗境壮阔雄浑,反映出盛唐士人高远开朗的胸襟。

理解: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艺术特色。 于壮观中寓悲凉,慷慨雄放而气骨内敛,深情蕴藉,意沉调响,其沉雄浑厚处与高适诗相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50850f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