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我国古代道家及老子之后有一位对道家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集大成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出生战乱时期,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过着清贫却怡然自在的生活。 庄子的思想理论体系涵盖丰富,而其思想主要是通过《庄子》一书传与后人的,作为体现庄子思想的著作,其中自然少不了其中包括对世界认知、精神原则、义理思辨、人格理想、生死关怀,甚至养生智慧、审美志趣等多方面的探讨。而其中庄子的生死智慧,留给了后人诸多启迪。庄子对于生死的基本观念与道家自然清静无为的意志相一致,认为人之生死,正如日夜交替、四季变更,属于自然现象,应顺其自然,天命不违,生死不畏,人不应该对其太过干预,也无需太过恐惧。 但在不同的篇章之中,庄子对于生和死的看法却又看似有些出入,它有时候提倡顺生惜命,讲如何入水不溺,入火不焦之本,但有时则主张齐同生死,甚至对死大加礼赞。 对于此,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首先,我想谈一下我对语言的看法。人与人之间为了更好地交流,从而发明了语言,并在对事物的指认上达成共识,以寻求更有效率的交流,除此之外,人的动作行为语言只不过是我们表达自身感悟和见解的一种工具,其本身并不是至善至美的,所以会出现理发师悖论等一系列言语自相矛盾的事例。我们去了解古代圣人的思想境界,只能通过他的著作或有关他的故事,而无法亲临其境去通过他的神态、行为去感受他的个人魅力。所以我认为像庄子对于生死观的这种言论上的看似矛盾的地方,其实也是并不矛盾的。 我认为,庄子对于生死的这几种不同的阐述是在不同的境况之下所说的,但其最终目的都只是一个,那就是阐述“道”,启发人们的智慧,就像孔子的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教导,但目的都是启发他们,提高他们的心灵层次。把这些圣人所展示的思想的点连接起来,就可以找出连贯的思想曲线。 “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庄子》秋水)人真的可以不受水火侵害,感觉不到寒暑,不受禽兽贼害吗?传说孔子刚出生后,夫妇俩一看虽然是男孩,可长相却奇丑,面有七露,鼻露孔,嘴露齿,双眼露眸,双耳露轮。颜母和叔梁纥直嫌孩子丑陋,便把孔子丢弃在红草坡边的24棵柏树下。当他们夫妻二人走后,从山上下来一只母虎,这只母虎不但没有伤害孔子,反而将其衔入山洞之中哺乳喂养。由于洞内热不透风,从远处飞来一只老鹰停在洞口,张开翅膀,为孔子扇风纳凉。也许这个传说是这句话的证明,但传说我们也无从考证。在这里,我的理解是他说的不是人的肉体,而是人的精神意志或说人的灵性,即“道”。 老子曾说过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的就是这个“道”。至德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受外无牵绊,即使身体受到损伤,精神为了达到这一境界,道家注重通过遁世隐居修行来达到至善至德,而实现过程似乎不是让人去追求培养德行,而是像清除杂草一样,洗涤出人们内心的污垢,明心见性,流露出最自然纯真的本来的自己,因为道本身就是万物自身所有的,人自然也不例外。正是因为“道”,宇宙这么有规律的运行着,各个星球有自己的轨道,有秩序的绕转;万物可以按照规律繁衍生息,树木欣欣向荣,生生不息,江河湖海,风雨雷电,相互作用,滋润生命;人体各个器官完美配合„„如此神奇的自然,相信是每个人都钦佩的吧。洗心涤虑,这样我们就可以接近“道”,这形而上的最真实的道。这一点与佛教、儒教、甚至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观点是相契合的。即通过人在世间的学习,最终实现至德境界,只是各宗教的说法有所不同,佛教“借假修真”,在成住坏空的娑婆世界中,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悟道成佛,回归西天;孔子教我们仁爱忠恕,成为圣人;基督教讲用爱感化“迷途的羔羊”,使之回归上帝的身边。“太极生无极,无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相克的五行世界是由道衍生而来,又沿用道的规律,所以水火这周后天的物质的东西是无法去破坏它的。因为他们是虚幻的,只有道,才是最真实的,孔子妻子死去时,孔子曾说她不曾出生,也不曾死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道衍生万物,到就在万物之中,人也不例外。我们身上也住着这样的道,亦即庄子所讲的我们从阴阳之间秉承到的元气,这种东西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会被摧毁的,至德之人的内心没有杂草遮掩,不受物质欲望牵绊,八风五欲煎炸不动,所以道自然流露,力量强大,火弗能热,水弗能溺了。就像《逍遥游》中姑射山上的神人“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 我们作为人类,要想去体悟这个“道”,必需要依靠身体力行,用感官感受,用头脑思考学习。所以虽然个体虽然微不足道,但我们要好好保护好它,让它按照自然的状态,生长消亡,像花儿一样发芽、绽放、凋零。只有身体硬朗、头脑清醒,才是对道更好的的体现,也才能更好地体悟它,体悟到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体悟到人身上最重要的一点究竟是什么。因此庄子会主张顺生惜命,还做《养生主》来传授养生要领。庄子是希望人按照最符合自然的方式去生存,而不要为了人的私欲去奔波劳命,毁坏了自己的身体。 利害不干于心,而生死无变于己。当人们可以不再执着与尘世间的功名利禄、贪嗔痴欲时,就不会畏惧死亡而是坦然接受。 出生,死亡。这像是两个结点,将人的生命一时间为轴,拉出一条直线。这似乎是人生重要的关键点。但在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个人的生命也只变成了一点不是吗?那点中点是不是就很微不足道了? 一死生,齐彭殇。这是庄子《齐物论》中的思想。一般来说,我们人都是好生恶死的。为什么好生恶死呢?鸟之将死,其鸣也哀。面对死亡,大家总的来说都会怀着一种恐惧。为什么会怀着恐惧呢?古时候,大多数人相信神鬼的存在,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做了亏心事的人,会受到上天的惩罚。而现在的中国人则多半是抱着对于死亡未知的恐惧,人们不明白道理,不知道死后将去往何方。这都是不明白天地道理的体现。所以像庄子这样的至德之人,他了解天地运行的规律,知道如何顺应自然生活而不违背天理,知道死后人将归于何处,所以他并不恐惧。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人们都为死去的人感到悲哀,而看透一切庄子认为,人死,生命元气消失,人又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所以他呼吁人要顺乎自然,乐天安命,以超越生死的态度,达观冷静地对待死亡问题。 而在庄子的《至乐》当中,庄子遇到骷髅,在梦中跟骷髅对话,则看似是对死的大加赞扬。“骷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颦蹙额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其实类似的言论,也曾在灵性探讨的书籍中出现过:心理医生对病人催眠,病人回忆到自己前世的死亡,说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平和喜乐(《前世今生》);作者进入泰国佛堂朝拜,灵魂出窍,那种感觉安详美妙,以至于再次回到肉体中时,感觉到的是无比的劳累苦闷。庄子再次并不是对死大加赞扬,而是在叙述一种真实的体验。《逍遥游》中有这么一句话,“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所说的不正是这样一种道理吗?活人的记忆中没有死亡的滋味,它似乎离我们很遥远,我们只能用自己所知道的去猜测它,用世俗的眼光去看,人死了,不能动了,不能用眼耳鼻喉去体验世间,对于活着的人,这是很不幸的,而已死亡的灵魂的角度,“生”才是受物质累赘,不得解脱。 但人死了,就真的会摆脱世间的不幸了吗?我不这么认为,我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算死掉,也是逃脱不了因果报应的。而庄子在这里,是为了告诉人们不要太执着与世间,提醒人们他们消耗体力寿命所执着追求的得东西也许并不是那么重要,我们应该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去体验、实践无处不在的“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52f93008e9951e79b8927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