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观演讲发言稿

时间:2023-04-18 08:32: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死观演讲发言稿

生死观演讲发言稿

如果说人生哲学是对人生切要问题的智慧反思,那么关于人之生死的问题就是其中的核心。对生死问题的反思,从中可能获得对生命存在意义的领悟。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关于生死的讨论,不乏智者与睿者,可以说中国哲学的两大派别--儒道两家,都是围绕人生价值这一核心著书立说的人生哲学。并且儒、道两家对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都有着深沉的思考,且都有独到的见解,都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对中国人之生死观有着强有力而深远的影响,因而儒道两家对生死的理性思考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对待生死问题上,儒家重生慎死,提倡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同时对死又持一种慷慨凛然、泰然处之的态度,当需要在生与死面前做出选择时,应当以仁义道德为标准做出取舍。道家顺其自然的生活观,是不主张追求、而是珍惜、热爱生命的。

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子路死事如何之问时说:未知生,焉知死?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先哲们对生的看法。

对宇宙的思考最多的就是老子,老子认为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儒家对宇宙的思考比较简单,儒家的宇宙观主要是天人合一的理想主义。

老子哲学并非单纯探讨有关宇宙客体的问题.而是更多地关注生命存在自身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其它问题,如生命的存在。笔者认为,老子对于个体生命之生,主要探讨了对待生命的态度这个至关重要问题。老子对人世间诸多问题的形而上思考,始终贯穿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终极指向。老子对待生命的态度也是在这条天地人的大法则的指引下。在人的生死问题上,他认为生死乃是自然变化的必然轨迹,视生死为一种很普遍很平常的自然现象。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认为天地之所以能长久的存在于世,恰好是因为他们从不强求让自己永久的存在。他们从不要求世间万物给予回报,无私博大,无欲无求,这就是他们能够长久存在的原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里的不是儒家所推崇的仁爱,而是偏爱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天地对待万物都是平等的,无所谓好恶。圣人也是如此,他们对待百姓也是一视同仁,任凭百姓自作自息。他认为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依照自然的规律‘道’运行发展,其间并没有人类所具有的好恶感情或目的性的意图存在着。在这里老子击破了主宰之说,更重要的,他强调了天地间万物自然生长的状况。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认为生死不过是形式的变化。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为了实现的目的和理想,可以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在孔子看来,人生在世的所作所为要符合的原则,那么,当需要在生与死面前做出选择时,也应当以仁义道德为标准做出取舍。所以孔子认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一味地贪生,而在于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仁道。家认为天行有常而人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以儒家会为了道而献身乃至有朝闻道,夕死可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可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为了实现的目的和理想,可以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孔子还把见危授命视为成人必备的一种品德和素质,在孔子看来,见到利益便能想到义的要求,见到危险能够献出生命,长久处于贫困仍不忘记平日的诺言,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品德完备的人了。在生死关头,当生命和仁德二者不可得兼的时侯,决不能贪生怕死


而损害仁德,而应当义无反顾,舍生取死。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体现了儒家在生死问题上的崇高气节。 说完了生,我们再来看看死。

死亡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对吧。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状态算是死亡呢?

随着科技的进步,关于死亡的定义也在不断更新。最早人们习惯把呼吸、心脏功能的永久性停止作为死亡标志。但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心肺复苏术的普及,一些新问题产生了,它们冲击着人们对死亡的认识。全脑功能停止,自发呼吸停止后,仍能靠人工呼吸等措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全身的血液循环和除脑以外的各器官的机能活动。这就出现了活的驱体,死的脑这种反常现象。这就产生了关于死亡概念更新的问题。脑死亡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再看看各界人事对死亡的认识。律师说:脑死亡是真正的死亡。医生说:脑干死亡12小时才是死亡,因为完整中枢神经系统目前尚无法移植。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还听过这样一句话:人什么时候才会死?被子弹穿过胸膛的时候?错!得了不治之症的时候?不对!喝下毒蘑菇汤的时候?也不是!是被人遗忘的时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67a0fd1be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