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本课题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数学第九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教材第69页——71页的内容)。本册教材中三角形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基础上安排的。所以,要想使学生理解掌握好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必须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以及三角形的底和高相等的知识为基础,使用迁移和同化理论,使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个新知识纳入到学生原有知识体系中,三角形面积计算同时也是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的前提和基础。在实际生活中,三角形面积计算有着广泛的作用,所以,学生必须学会这个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2)能准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水平目标: (1)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水平。 (2)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 (三).教材重点、难点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实际应用是本课内容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利用公式实际计算过程中,学生最易出错的地方就是忘记“除以2”,以及三角形底和高对应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 课前要求准备3组三角形(每套三角形是完全一样的),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份,演示教具一套。 二、教法和学法 1、教学理念 (1)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新课程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不能单靠模仿、记忆。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实践活动。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动手操作、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合作中研究,在探索中创新,逐步学会学习并从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3)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学情分析 针对学生的基础、水平、 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而提出不同的要求。 3.教 法 (1)实验法。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比听教师讲解新知识记忆更加深刻,兴趣更加浓厚。所以,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反复实验,讨论,再操作再实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2)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时,采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推导过程,指导学生操作,协助学生理解转化的数学方法在图形中使用。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具演示配合讲解。观看课件演示后,有些同学可能没有掌握操作过程,这时教师再用实物演示这个过程,配合讲解,使学生加强理解。 4.学法 根据本课可操作性的特点,以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学法指导上应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配以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实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三、教 学 程 序 (一). 以旧引新 1、 说说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2、看图口算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谁能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谈话(提出悬念激发兴趣):能不能也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 (让学生明白能够把新知识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来解答。) ㈡探 究 新 知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教材插图中三角形的面积(不满一格按半格算)。同组交流数后的结果。 2.数方格碰到面积大的时候不方便,能否把三角形面积计算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的面积来计算? (1)学生先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拼看。 ①引导学生分析拼成的图形与直角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点分 析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内在联系。 ②直角三角形的底、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 ③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实验 ①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能否拼成平行四边形? ②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与锐角三角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 ③锐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让学生再动手实验,进一步体验、感受。 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能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又与钝角三角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面积呢? (4)电脑课件演示三角形底、高、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的关系,归纳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课件演示、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只有学生亲自经历、感受的东西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㈢引 导 应 用 1、自学例题 (1)例1、一种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5.6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学生独立解答。 例题教学采用分析,并练习校对形式,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59bc95d28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