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性绘本阅读对孩子的吸引力 [摘要] 绘本,在日本称为“绘本”,我国有时也叫“图画书”。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运用图画的方式叙述故事情节。绘本与一般儿童读物相比:绘本善于通过浅显的故事来阐述幼儿平时难以理解的内涵,包括哲理、生命的主题;从美学的角度来讲,绘本以美仑美奂的绘图,给孩子带来视觉的享受,具有较高的文学审美价值。在幼儿园中,绘本对孩子的吸引力有多少呢? [关键词] 幼儿园、绘本阅读、情境性、吸引力 绘本阅读,指的是年幼的孩子,凭借变化丰富的色彩,生动形象的图画,相应的成年人语言讲述,来感受、理解与讲述读物的活动过程。与传统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的阅读相比,绘本阅读具有以下特点:阅读材料的直观性与形象性;阅读过程的趣味性与快乐性;阅读影响的整体性与终身性。 当前,幼儿园的绘本阅读教学似乎进入了一种固定模式:绘本一本、幼儿一批、教师从绘本的第一页讲到最后一页;或者“咔嚓咔嚓”把每一页的图片拍下来,用PPT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其教学形式大多以“教师问。幼儿答”出现:所提的问题是基于教师对绘本的理解设定的,其内容主要是基于绘本的事实性讨论。在这里,教师很少甚至没有考虑幼儿在自主阅读绘本中可能的疑问和关注点,因而“阅读过程变成了幼儿被动接受的过程”。 绘本教学一问到底,一讲到底,以自己的教学思路代替儿童的阅读思路,简化儿童的探寻过程的现象,主要是教师在幼儿绘本阅读中对自己的角色认识不清,教育策略运用不当造成的。那么,在绘本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什么? 一、教师是孩子的引导者。 阅读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在阅读活动中,需要教师“承认幼儿具有评论能力,确立幼儿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理解和激发幼儿多元化的阅读反应,为幼儿的文本意义建构提供支持”,教师应真正关心幼儿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反应,基于幼儿的反应进行提问,教师的角色不是一个“控制者”,而是幼儿阅读活动的促进者。能够为幼儿的顺利阅读“铺路架桥”,为幼儿的有效阅读“添柴加薪”,为幼儿学会阅读“带路引路”。 记得上上学期的小班开展了绘本的教学活动,那时候的我对绘本一点都不懂,原来孩子们的图画书也有那么好听的名字——绘本。这所谓的“绘本”每一页都是图画为主,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一本书才一个故事,多浪费资源。但是孩子们爱看,爱听,因为绘本的诙谐幽默的图画吸引着孩子,我感觉到绘本的魅力很大。绘本在孩子们面前对色彩的直接视觉冲击大于文字的影响。当然,教师在选择绘本内容的时候也考虑到从孩子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与孩子生活相贴近的,这样孩子在学习绘本的过程中对这个绘本有感性经验或者易获得感性经验的,内容是活生生的,孩子经历过的,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其实,绘本的每一处都会说话,不但是文字信息,而且是画面信息,每一个细节都会说话,我们应该自己先学会去了解这些信息,然后引导幼儿关注绘本的每一处构成部分,才能发现很多常常被读者忽视的小细节。 教师作为幼儿阅读活动的促进者,不能以自己的教学分析来代替幼儿的阅读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应侧重于突出幼儿的阅读活动。因此需要开放阅读,让幼儿从容阅读、有效阅读。 1.相信幼儿的阅读能力。幼儿虽然不会文字,但是他们能够凭借画面和自己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独特的经验建构绘本所要表达的意义。教师只有相信和尊重幼儿的这种能力,才能放手让幼儿阅读,为幼儿创造自主阅读的条件。 2.给予幼儿充分的阅读时间。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活动,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阅读速度,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从容阅读,让幼儿“读完书”,杜绝幼儿阅读活动中的形式主义倾向。 3.为幼儿的有效阅读加“料”。在幼儿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的有效引导不仅可以提高幼儿阅读的质量,而且还有助于增添幼儿阅读的成功感和愉悦感。而有效引导的方法则是多种多样的。 二、教师是孩子的玩伴。 三月份的迎接上海名师的到来,观摩了几节优质课活动,都是关于情境性绘本阅读的,使我感触很深,绘本原来还可以加入情境性游戏啊,结果发现孩子们兴趣非常地高,在情境性游戏中学习绘本内容,而不是传统地绘本一本、幼儿一批、教师从绘本的第一页讲到最后一页;或者“咔嚓咔嚓”把每一页的图片拍下来,用PPT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教师问,幼儿答”。后来,经过翻阅书本得知关于情境的一些描述: 情境与情景同义,《现代汉语词典》释为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或境地.从概念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什么情形,景象或境地,都必须是具体的,具体可感性是情境的特质.心理学认为,情境是对人的直接刺激作用,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有特定的作用,例如:在山野中听到虎啸和在公园里听到虎啸人的感觉是有很大区别的。因此,我们说情境是指对人引起情感变化的具体的自然环境或具体的社会环境。 情境性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设或制造与语文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迅速而准确的接受新的语文知识,同时促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和谐全面发展,达到在情境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情境教学能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的直接注意并引起积极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动活泼的情境与演示,能引起学生的情绪高涨,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增强与知识的内化和知识的强化,将情感等非智力因素转化为智力因素。同时,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既能使管形象思维的右半脑积极活动,又能使管逻辑思维的左半脑积极活动,左右半脑协同工作,可以提高大脑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所以,可以说情境教学法无疑是有效的。其中的“情境”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起很大作用。它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又感受到美。它架起了一座直观到抽象、感性到理性、教材到生活的桥梁。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653eb8b71fe910ef12df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