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作者:魏 华 来源:《校园英语》 2021年第10期 文/魏 华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文科专业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进行改革,不论是教育教学方式亦或是教学内容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如何培养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专业相关人才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的首要问题。就当前国内不少高校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基于这一现状,本文以新文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创新模式,旨在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新文科背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魏华(1976.10-),女,北京人,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及大学英语教学。 新文科是与传统文科相对应的,它将文理学科进行重组,融入了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多不同的课程,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相比较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特征及一些新的特点。比如,新文科建设具备战略性,对国际国内形势有最基本的认知,与此同时,致力于提升我国对外的话语权;此外,新文科建设还具备一定创新性,对传统学科的转型和升级发挥重要指导作用;新文科还具备多个学科相融合的特点;最后,新文科还具备有动态发展的特点,随着社会发展日趋完善。基于此,本文对这一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一定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具体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一、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虽然有了重大的变革和突破,然而在具体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不少不可避免的问题亟待解决。在此基础上,本文笔者对新文科背景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1. 教师的授课形式有待多元化。在当前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相关内容,学生配合回答相关问题。即使有部分教师注意到要和学生多互动,但是信息交流的内容不具备创新性,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致不高。灌输性教学成为大学英语教师采用的主要教学形式,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提升有重大限制。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有互动,同时还要保证互动内容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打破教师一人讲的形势,赋予问答式课堂教学以全新的价值。 2. 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其具备英语听力、翻译、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还要求其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具备课程思政的基本能力。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上,掌握充分的语言技能,并将其传授给更多的学生。然而,当前不少大学英语教师都仅仅拥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而不注重对自身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不能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形式,影响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质量,导致学生失掉学习兴趣。 3. 师生互动存在问题。良好的师生互动是推动教学质量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此外,在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其核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遵循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质量。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到良好的互动虽然能够营造更好的课堂氛围,但如果学生不能积极配合,最终取得的效果也会差强人意。这也正是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的具体策略 新文科建设是国家层面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而采取的创新举措,旨在推动相关文化专业人才的创新和改革,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满足创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是一项重要举措。因此,新文科背景下,现有的学科会在教学大纲、培养计划等多方面产生巨大变化。在新的背景下对大学英语进行改革,提升大学英语整体教学水平,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适应时代新需求。大学英语教学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发展,打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限制,实现对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在发展,培养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其与实践相结合,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了满足这一目标,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就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1.致力于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都已到了成年或接近成年的年纪,有自己的想法和较为成熟的认知能力。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有充分地掌握,努力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当中主要扮演引导者角色。在新文科背景下尽管学生的主体性已经得以突出,但还存在教学互动环节流于表面等问题。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教育教学开展的各个阶段,将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在主要位置,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涉及一些模拟的环境,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对话;与此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涉及一些新的课堂环节,发挥学生的创新性。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实践,鼓励学生积极运用课前所学的语言知识完成具体任务。同时也要注意,教师不能全过程都让学生引导,这样容易走偏,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树立课堂自主性。 2.提升英语教师综合素养。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其专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养对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提升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新文科背景下,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作用,在提升自我能力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具体而言,首先要深入研读一些与英语有关的专注和论文,从而提升自己对于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积极主动地学习创新自我教育的相关理论,同时对一些前沿信息有充分地把握;其次,教师的时间能力也要进一步提升,不仅是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更是为了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大学英语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优秀教师的实践课程,把握社会第一手信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深入学习优秀的教学手段,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结构;最后,教师要定期参加相关培训,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水平,不断改革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在新文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师还要充分掌握对互联网的运用。在网络时代,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互联网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立体生动化。同时,要求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到各种各样的教学设备以及能够熟练地对教学设备进行组合,并融入时下时髦的互联网元素,通过网络技术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了解到更多的人文知识的同时,对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3.明确教师和教学环境的重要联系。教学环境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只有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才能保证教师能够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因此,教师要做好定位,明确自己的职责,扮演好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里的指导性原则与方法,大学英语教师要在遵循语言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的基本特点,拟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要坚持自我提升。新文科背景下,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创新成了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首要目标,更加强调教师对当前所使用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计划等进行再认识和再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师就要不断实现自我发展,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以及教育教学水平。 4.实现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重点引进具有先进专业经验和资质的合格教师,加强研究,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制订相应的教师培训计划,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进而使学生成为具有深厚专业知识的人才,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师的发展有三种途径:观察与学习、理论应用与思考与探索。观察学习强调教师通过多种实践形式,不断学习、吸收和内化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认知,提高教学能力。具体实践内容包括听课、备课、磨课、教学观察、教学研讨会等,理论应用要求教师重新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进一步学习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学术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将相关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用理论指导教学活动,提高整体教学效果。思考与探索要求教师从多方面思考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具体途径主要包括主动学习、交流讨论、观察记录等,通过自我反思,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教学能力的现状,进而不断完善和更新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结语 新文科背景下,教育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各学科类别的融合以及创新,对学校、师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不少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就必须要采用相应的策略,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师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而,新文科建设背景实际上有给予高校英语教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各高校在教学目标和办学方向、人才培养方面也有了更为明确的定位,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学习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改革实践也推动了专业建设、教师培养和教学手段完善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翔.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教师通识教育素养提升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2019(45):80-81. [2]陈梅梅,付慧,曹帅.“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校园英语,2019(43):3. [3]冯岩岩.“新文科”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20(1):128,130. [4]李慧.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通识素养提升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51-152. [5]张伶俐.“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发展路径[J].校园英语,2020(31):63-64. [6]黄明成.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供给生态建构[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5):131-13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6b6811199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