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程读后感(王琼)

时间:2023-03-04 16:04: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锤炼完美

——读《走进新课程——数学分册》有感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不知从何时开始,已淡忘了阅读的滋味。闲暇时,只剩下了《读者》、《小学数学教师》等寥寥几本杂志相伴左右。应名师工作室的阅读要求,最初拿到《走进新课程》时我还不太乐意,总感觉时间不够。可游走于书中的字里行间时,我却感悟了教育的真谛。《走进新课程》指导性很强,它给我们指明了行动方向,通过这次的优秀课例研究与评选活动成果,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以及课程改革的深远意义。《走进新课程》这本书中,我领悟到教育的本质是引导,而不是讲和练,教育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目标由原来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他们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一、课程改革是教师教学观念的改革

《走进新课程》通过简述三十年来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简要历史回顾,向我们展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特点:强调了学习背景、强调了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强调了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了合作与交流。

这场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经过了几辈人的努力与探索,在不断的继承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一样的新局面。通过这一改革,使我们教师不仅在教学方式上发生了变化,在教学观念上也给了我们强有力的冲击。

二、考虑周全的完美课例

《走进新课程》从课例评选结果分析说明这一部分内容中,向我们阐明了如何设计一节考虑周全的完美课。

1. 教学设计

完美课例的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如:在《年月日》一课的教学中,我一般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落实。可张莉娟老师执教的课中,设计了一题以“年月日”为题,写一篇数学日记的作业,并请孩子搜集有关年月日的格言。

完美课例还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和分析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教学内容要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新的学习活动任务。如:在《平移和旋转》一课的教学中,由于教材没有提到,所以我基本不对这两个现象做形象的总结,总说:像这样的运动我们称为X X。可李媛老师执教的课中,却总结到:像这样,物体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看做平移现象。像这些物体,它们绕着某一个点或某一个轴转


动的运动方式就可以看做是转动现象。

完美课例在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效度要高,容量恰当,难度层次清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提问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为了较好地控制课堂纪律,我一般不敢设计大范围的让孩子找位子的活动。可在郝威老师执教的课中,他让每个孩子从老师那儿抽取一个信封,里面写有学生新的座位号,学生根据信息找到自己的新座位。(有两名学生的信息缺少一个条件,无法确定自己的位置)从而通过这一活动挑起认知冲突,达到了更好地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

完美课例在教学方式上应注意到新旧知识的联系,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合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阻止教学,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究等学习活动,教学活动具有启发性;能指导学生形成合理的学习方式方法。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杨静老师抓住误差这一点,使学生发现测量方法的局限性。从而让学生从小感悟到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我想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完美课例中的师生应积极、充分互动;教师能够尊重、爱护学生,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问题设计效度较高,容量恰当,难度层次清晰。如:在教学《体积与容积》时,我总是重在指导计算方法上,课堂气氛也比较沉闷。可章虹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聊天式”的教学活动,体现了一种“双主体”的教学理念。

完美课例还要求学生以团队合作方式开展活动,每个学生能根据自身特长及兴趣承担活动任务;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作出有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合理、恰当,具有激励性,要由点到面,点面结合。 3.教学效果

从课堂生成看,教师要及时捕捉并与学生一起有效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意识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要。如:我们一般不太愿意拿复习课作为公开课的内容,可林丽珍老师的复习课《图形的变换复习》让我眼前一亮。她的课中练习体现了很强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得我们学习。

从以上这些方面我们不难看出,只有我们关注到方方面面,真正领会到新课程的理念,我们才会在课堂上看到学生找到方法后茅塞顿开的笑容,才能看到孩子们解决难题时凝眉紧锁的思考,才能看到孩子们比赛失败后心服口服的沉默,才能看到孩子们合作探究时积极参与的喜悦,也才能看到孩子们力推同伴时相互谦让的胸怀。

三、提升自身素质,做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好菜”

虽然《走进新课程》中对完美课例的阐述很具体,可如何将它在自己的课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71b867dfd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