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寻找“三棒鼓”的前世今生 作者:袁作军 来源:《神州民俗》2018年第04期 提起三棒鼓,地球人都知道。三棒鼓最早起源于湖北的江汉平原和安徽的凤阳。时间可以远朔到唐宋王朝。为什么会有三棒鼓?这源于历史上那些流浪的人们为了讨生活,在流浪的过程中,文盲、半文盲,口口相传,创造了一项广为流传的说唱艺术——三棒鼓。 三棒鼓,顾名思义,是要有三根棒子的。我们可以想象,三五个人一伙,他们将杂耍、锣鼓、说唱糅合在一起,走村串户地表演,以期得到一点粮食或钱财。这几个人中间,必须有人耍棒子。棒子,用的是一尺长短、虎口粗细的木棒,上面还要雕刻、连缀一些铜钱、铁片之类,以便耍起来时发出声响,产生节奏感。耍棒子有多种技巧,或者丢一根在空中,两手的棒子接连不断地敲打,使其在空中翻花而不落下来;或者三根棒子轮番扔向空中,棒子在空中掉头、翻花。棒子敲打、接住、上抛都要与锣鼓的节奏吻合。(为了增加新鲜感和刺激性,有的人甚至用尺余长的尖刀代替木棒。刀背上也穿孔,连缀铜钱、铁片)。 除了耍三棒的,还有锣鼓两样响器,这是说唱必不可少的配乐。古时候的三棒鼓响器怎样打,我们不知道了。就我们所见到的三棒鼓的鼓谱,是“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简言之,就是:“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四五六七,一!”。这与江汉平原普通鼓谱“丈庆丈”差不多,只是最后的五锤变成了一锤。(丈庆丈鼓谱:“丈庆丈,丈庆丈,丈丈庆丈以庆丈,庆丈以庆丈。”其中“丈”字是打锣的地方。)三棒鼓的响器特点是锣鼓同打,中间锣是不间隔的,最后的一响有讲究!每唱一段后,就是一遍锣鼓,只要最后的一响不打,前面的鼓谱可以重复,一旦最后一响打了,就要开始唱了。在唱的过程中,每一句唱完,就要“锵锵锵”打三下锣鼓,唱完一段,才能打完整的鼓谱。过去因为大多是三五人一伙,所以使用的锣鼓都比较大。用直径达一尺的鼓,甚至是用竹竿做了架子架着的。打锣也是专人,唱曲的人只管唱就行了。 三棒鼓的唱词,总体上是“五字,五字,七字,五字”,与古词牌“卜算子”的字数相当。词性和平仄当然不可同日而语。在唱最后的五字时,前两个字要重复,例如“三岁学打鼓(锵锵锵),学到一十五(锵锵锵),练成师傅说唱艺(锵锵锵),流浪啊,流浪走江湖(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唱词中添加一些语气助词是可以的。过去,因为耍棒、响器、说唱要高度一致,所以,唱词的句子、字数不能随便增减。现在比较灵活了,有人将唱词变成了前三句七字,后一句五字和重复的部分,千年不改!例如三七句式鼓词:“说鼓打到这边来(锵锵锵),这位大姐在做鞋(锵锵锵),鞋面绣的牡丹花(锵锵锵),就像哪,就像亲手栽!……三棒鼓儿咚咚敲(锵锵锵),来向东家把米讨(锵锵锵),多谢你郎拿瓢装(锵锵锵),好心啊,好心有好报!” 三棒鼓的唱腔,简单明了,果断干脆,不拖泥带水,高亢中夹杂着凄凉。现在监利等地称它为“说鼓”是有道理的,唱起来,如说如唱,变化极少,简单易学。也许这就是因为演唱者身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份的缘故(文化水平、音乐水平不高)和实用的需要(只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思,达到目的就行)。 三棒鼓表演需要的人多,有诸多不便。聪明的监利人将其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耍三棒的不要了,锣鼓响器由唱曲人自己打。这样,就好像不是“三棒鼓”了,而鼓谱、唱腔、句式却还是三棒鼓!于是监利人重新取了个名字——“说鼓子”。“说鼓子”不受人数的限制,轻便灵活,很快就在石首、公安、江陵以及湖南流行开了。“说鼓子”的锣鼓,也缩小了,鼓是直径五寸的“手鼓”,锣也是直径五寸的“云锣”(俗称扣锣子)。唱“说鼓子”的人,左手二三四五指端着手鼓,靠、夹在腹部,拇指吊住云锣的绳子,云锣必须落在鼓面;右手拿住两根小鼓椎,打下去时带一点斜角,锣鼓就会同时敲响。 唱“说鼓子”,是要“见子打子”的,看见什么就快速地变成鼓词,还要押韵。由于这些所谓的艺人,其实根本就是普通老百姓,艺术细胞是有限的,不可能人人都会临时编词。因此,人们在农闲时候、在猫冬烤火的时候,就想象一些可能出现的情景,编一些唱词,背熟,到时候就能用了。 唱三棒鼓也好,唱“说鼓子”也好,遇到有办喜事的人家,就要唱出喜庆吉祥的歌词来。 例如,人家新屋落成,乔迁新居,鼓词就要唱道:“鼓儿咚咚响(锵锵锵),抬头四方看(锵锵锵),看见东家好住场(锵锵锵),前后啊,前后都向阳!” 就算是遇到人家家里办丧事,歌词也要唱好。例如:“鼓手来的慌(锵锵锵),没带纸和香(锵锵锵),唱歌当哭双膝跪(锵锵锵),我来呀,我来拜先亡!” 如果把历史比作一个人,三棒鼓词就是历史老人发出的呜咽。这声声的呜咽飘过唐宋明清,飘过兵荒马乱,飘过滔滔洪荒,流传到现在,也会流传到未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73ea65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