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习俗的传承与变化之欧阳文创编

时间:2022-04-05 00:52: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欧阳文创编

传统节日习俗的传承与变化



时间:2021.03.12



创作:欧阳文

------ 我眼中的春节

传统节日习俗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瑰宝。作为站在二十一世纪新时代青少年-----我们应以什么心态来对待祖国的传统文化呢?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那么春节有哪些习俗呢?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们从这首诗里了解到春节里我国人民要放爆竹、贴桃符和喝屠苏酒。

放爆竹、贴桃符和喝屠苏酒有何寓意和演变的呢?相传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人们携老带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不过,有一年除夕,来了个乞丐。乡亲们忙着逃命之时,却见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乞丐一些食物,并劝他也快点上山躲避“年”兽袭击,那老人捋髯笑

欧阳文创编


欧阳文创编

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丐笑而不语。村里人们发现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我国人民每年除夕,家家贴桃符、燃放爆竹的习俗就流传至今了。现在我国正大力提倡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所以我国很多地方禁止燃放爆竹(鞭炮),但是现在由于科技进步,我们改用播放燃放爆竹(鞭炮)的视频,这一传统习俗得以传承下来。

过春节喝屠苏酒又是怎么回事呢?据传,屠苏酒是由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每年腊月,孙思邈总是要分送给众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

欧阳文创编


欧阳文创编

的风俗。古代饮屠苏酒的习惯,是一家人中年纪最小的先喝,依次挨下来,年纪越大的越后喝。原因是小孩过年增加了一岁,所以大家要祝贺他;而老年人过年则是生命又少了一岁,拖一点时间后喝,含有祝他们长寿的意思。唐代诗人顾祝《岁日作》诗说:“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还将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北宋大文豪苏辙的《除日》诗也曰:“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这两位古代诗人的作品证实了这种说法。现在过年喝酒,一般都是让长者先喝,意味着敬老。但是,这种先少后长喝屠苏酒的风俗一直传承至今。

当然过春节的习俗还有 祭灶、扫尘、洗浴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等习俗。

传统节日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更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正确态度来对待之,才能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世世代代传承下来。

时间:2021.03.12



创作:欧阳文

欧阳文创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7abf6f5ce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