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物体的内能》教案(2课时) 教学目标: 1.描述克服摩擦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 2.知道内能改变的两种途径,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用热量来亮度热能的变化; 3.举例说明化学能与内能的转化, 4.认识燃料的热值,说明生物体能量的转化。 教材分析:本节在学习 “机械能”的基础上,把对能量的研究拓展到内能。引导学生得出内能的概念并进一步探究内能的改变。并从内能的改变引入热量概念,从热量联系到燃料,又引出了燃料的热值概念。 教学过程: 一、 内能 1、引入:(1)滚摆在没有空气阻力的理想情况下运动,机械能如何变化;有阻力情况(现实情况下)下的机械能如何转化?(2)自行车刹车时,原来的动能是消失了呢?还是转化成了其他的能,它称为什么能? 2、红墨水扩散实验 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表明分子运动越剧烈。由此可以推知,温度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可以从温度的高低来间接反映。 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跟温度直接相关,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热运动。同时,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叫做内能。我们以前所说的“热能”是内能的俗称。教学中要提示注意“大量”两字,指出热现象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宏观表现,对单个分子谈 热能、温度等是没有意义的。 学生讨论: 物体的温度高低只反映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无论是高温、低温物体都具有内能。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过渡:内能与机械能能相互转化吗? 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先从能的转化角度分析实例:为什么搓掌可以保温?为什么钻木可以取火?为什么滑梯而下会发烫? 2、 演示克服摩擦做功实验:把薄壁金属筒固定在桌子上之后,注入约1/4容积的乙醚,立刻塞上塞子。用稍宽一点的布带,绕在金属管外,然后迅速地来回拉布带,一会儿塞子就被冲起。 现象解释:迅速来回拉绳子,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加,气体膨胀,橡皮塞被弹起,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演示压缩气体做功实验:注意:气密性要好,可将活塞涂上少许蓖麻油;棉花要少量,并用镊子把棉花拉得疏松一些,放入玻璃筒底,压下的速度要快。 现象解释:快速压下厚玻璃筒中的活塞,气压被压缩,外力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引燃棉花。 4、演示气体对外做功实验:向吸滤瓶温水后,滴入少许酒精,再用橡皮塞塞住,不能漏气,但不要塞得太紧。摇一摇瓶子使酒精充分蒸发,然后用打气筒向瓶中逐渐打气,当瓶中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塞子会突然弹起,这一瞬间可看到瓶内生成白色的雾 1 / 2现象解释:瓶中的空气在塞子弹起时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所以温度下降,空气中所含的酒精蒸气和水蒸气有一部分液化,成为微小的液滴悬浮在空气中而呈雾状。 5.建议分析以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时能量的转化情况。 三、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强调热传递总是由高温物体指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直到两物体温度相等为止。讲清这一点很重要,这不但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最后一节“能量转化的方向性”的重要铺垫。 2、注意热能与热量的区别 3、关于“如何使瓶里铁屑内能增加”的讨论,目的在于使学生建立起这样的认识,做功和热传递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它们实质也不相同,但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讨论,在分析、归纳基础上得出结论,切不可由教师包办。 学生活动:完成校本 四、燃料的热值。 过渡:讲到热量,我们会想到燃料的燃烧可以提供大量的热量。我们可结合化学反应中的放热现象或燃烧的复习说明以下几点:①燃料燃烧是剧烈的氧化过程,会放出大量的热量;②燃料燃烧释放热量的过程,是贮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③由于化学成分不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同。 对“常用燃料的热值”表的说明,教师要注意讲清两点:①完全燃烧;②单位“焦/千克”的意义,如汽油的热值为4.6×10焦/千克,它表示1千克汽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4.6×10焦。最后结合燃料的热值介绍几个实例,也可结合书中的插图运用能量的观点进行讨论:为什么我国“长征3号”火箭用的燃料是液态氢,而不是汽油? 学生活动:完成校本 77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7b7bdb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