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蒹葭》的教学和体会 德昌县巴洞九年制学校 李明德 邮编615513 《蒹葭》是九年级语文的最后一课《诗经》两首中的第二首,诗歌一唱三叹,“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语言朴素优美,音节自然和谐,深情的抒发了“可望而不可见即”的情感。在本课教学后,感触颇多,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课堂进程 1、课前准备: ①、根据教材和教学设计,制作该课的ppt课件。 ②、布置了预习,让同学们自读诗歌,边读边标注字音,勾划生难字并借助工具书解决。 2、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的flash视频引入新课,让优美的歌声和多姿的蒹葭形象唤起学习兴趣,紧接着,根据教材的注释①要求学生看注释,勾划重点,然后全班朗读一遍,加深印象,帮助课后记忆。 3、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多媒体播放《蒹葭》的朗读,要求学生自己听读,然后再播放一遍,让学生跟读,要模仿语气语调及语速,第三编学生自由放声朗读两遍,边读边理解大意,并勾划出不懂的句子。 4、合作探究 探究①: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学生前后排为一个小组讨论。学生讨论得很热烈,讨论完毕后请了几名中等成绩的学生来回答。有学生说:“这首诗写了主人公对爱情的热烈追求!”、“这首诗写的是对心上人的追求”、对“在水一方”的“爱人”执着的追求„„从学生的讨论来看,大部分学生能模模糊糊地读懂了诗的大意,我就没再给学生统一声音了。 探究②:这首诗在内容上和我们学过的《关雎》有什么异同?学生七嘴八舌地的讨论,并分别阐述了各个小组的意见,综合了学生的观点后我做了补充:两首诗都是描写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美好追求,但《关睢》在热切的思念和 1 努力后有了结果,而,《蒹葭》虽然努力追寻,但没有找到心上人,我们只看到了主人公追寻“伊人”的足迹和心情。 探究③: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通过探究讨论很多学生能说到“起兴”的手法,我补充了“回环往复”的手法营造追寻“伊人”的缠绵、追索的氛围,然后让学生朗读体会诗歌的回环往复。 探究④:本诗抒发的情感是什么?学生们讨论后最后基本形成一至的观点:抒发了主人公对伊人的“憧憬、焦急、失望”之情,诗的感情含蓄却执着,全诗以景衬情,洋溢着一种朦胧美。 5、欣赏感悟并巩固 当学生把四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弄明白后,就基本上读懂这两首诗了,然后再让学生对照注视释 “翻译”诗句,他们可能还有少许字词的意思不太清楚,但从整体赏析的角度看,学生们已经初步走进了《蒹葭》的世界,明白古人们对美好的爱情是那样的执着。 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带者这种初步的理解,再朗读两遍诗歌。读完后,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蒹葭》在自己的大脑中呈现出了什么样的画面。然后鼓励学生能三两笔把这个画面勾出来,学生们大多都能抓住芦苇,小河及人物来勾画,当然学生的美术功底不一样,化成的图画也就不一样了。稍作点评后,我顺手在黑板上勾画了与学生们勾画的内容一样的画面算是总结。 课上到这里已经查不多了,最后让学生们自己在课堂上朗读、背诵课文。想。最后是布置作业,把《蒹葭》它改写为现代诗歌,或者一个散文片段,意境要优美,描写要生动,字数不限。 一节课上完了,教学目的也基本达到了,效果比较理。 二、感受和体会 古诗词的阅读教学,历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首先,古诗词言凝炼含蓄,学生理解会遇到不少障碍;二是我们今天距古代诗人、词人生活的时代太遥远,学生很难在情感上与他们形成共鸣。所以让学生们对古诗词常常畏惧,老师们也觉得难教。所以传统的做法就是给学生“翻译”,然后归纳主题,做点艺术特点分析。但是这样的后果是古诗词被肢解,意境美没有了,诗中的“画”也看不到了,所以学生很难形成赏析诗歌的能力,达不到诗歌的教学目的。 2 其实,诗自有诗的语言和表现形式,如果硬要把言简义丰的古诗词“翻译”成白话,那么诗就不是诗了,那么该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呢呢?我认为首先要“读”,朗读、大声的读,古人不是总结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吗?所以,要给时间让学生慢慢去品味诗的语言,品味诗的意境,当多媒体进入语文课堂的今天,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配乐朗读,借助flash动画或者视频、音乐等来模拟(还原)意境,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和体验。第二,尽量不要给学生翻译诗歌,对诗词内容理解可以放手让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等能弄懂诗的大意就足够了。第三,正确处理传统诗歌教学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于诗人的共鸣点,进而产生共鸣,加深理解;第四课堂上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不要包办代替。 通过对本课的教学,体会到要落实新课标要求,有必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手段让课堂形象起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012年3月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7f63e343968011ca30091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