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 自由表达 作文是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的过程本应该是活泼自然、生动有趣、色彩斑斓、血肉饱满、情韵十足的。但是,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而言,写作文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苦差事。学生的失败,证明了我们教学的失败。作文的过程永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认为培养写作欲望,提高写作能力,是作文教学的关键。前者是“厚积”,后者是“薄发”,积累的厚度决定着薄发的表现力。 一、厚积 怎样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怎样拨动学生的情感琴弦? 首先,指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材料,在心中建立起自己的素材库。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沉浮,以提高分数,“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致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包括课内的和课外的)。课内文章需要教师精心讲解,深入学生的内心,打动学生灵魂;课外文章需要教师认真引导,让学生远离庸俗。我在作文教学中,每星期要求学生摘录不少于600字的文段,就是想让它们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作文时,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其次,提倡学生模仿自己欣赏喜欢的文风。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学生有他们喜欢欣赏的文风,凄迷哀婉、荒诞搞笑,等等。也许这些在我们教师眼里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是“不合乎生活的逻辑”,但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我们可以在一些细节上完善他们,却不能一概否定他们的文风。 第三,要求学生多写片段,多记日记,并且加以落实。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多练笔,多记日记,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怎样落实这项工作,使它不流于喊口号呢?在这里,介绍一种教学方法——“循环日记”。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六人,每组一个作文本,从星期一开始,每人每天写一段文字,体裁内容不限,每个人写作前,先对前一个人的作文进行评价,第六个人写完后,交给第一个人评价,然后,这六个人集体评出一个“最佳读者”和一个“最佳作者”,连同作文本交给老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也要注意“拨乱反正”,适当引导教育,防止学生片面过激的思想言论。这种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增强竞争意识,这样,学生的知识素材丰富了,风格成熟了,就减轻了写作的难度。只有把写作当成一件驾轻就熟的事情时,才有可能把它做得很精彩。 二、薄发 这是具体到每一个写作训练的过程。我们通常的写作训练是由“命题”—“写作”—“上交”—“批阅”—“讲评”—“发还”这些环节组成的,我认为除了“上交”、“发还”,其他各个环节都应该体现“生活化”这一特点。 首先,命题生活化。教师命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发动学生讨论决定一个他们热爱的话题,心中有生活,学生才能下笔成文。 其次,写作生活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时,可以让学生先说后写,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观点,而且,通过和大家交流,可以拾遗补漏,完善观点,丰富材料,清晰条理。 第三,批阅生活化。语文老师大多习惯于在办公室批阅作文,勾出一些错字,画出些病句,用线条调整个别语句、语段,然后写几句评语,给出分数。这样批作文,可以说是吃力不讨好。我认为教师应该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读者位置上,来看学生的作文,就当你面对的是名家名作,抱着写作读后感的态度来写作文的评语。不吝于对学生作文闪光点的赞美,不怕对学生作文隐晦含蓄的提问。其实最感动作者的是读者的关注,尽管这关注里有批评;对作者最不负责任的态度是说套话,尽管这套话里有表扬。 第四,讲评生活化,教师在讲评作文时,要预先选出几本有典型教育意义的作文,不点名在全班宣读,组织学生讨论,不宜一下子就说出自己对作文优劣的看法。学生讨论越热烈,讲评效果就越好。或许学生的看法与教师的看法正好相吻合,当然,最好的教师能够以理服人,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观点,如果不能,就以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心态看待学生,使学生在作文讲评的成功体验中,获得写作的兴趣。 让学生轻松愉快自由地写作,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感情,使写作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真实可喜、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活动,这将是作文教学摆脱疲惫低效、获得解放的必然途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80cd72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