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教学随笔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我在第二课时预设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隐”、“筑”、“晰”等6个字,会写“展”、“建”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3—5自然段,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看图介绍宁波的一处景色。 根据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教学过程的:首先谈话导入,把学生带入美的境界,然后自然地过渡到学习3、4描写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的自然段。用你熟悉的记号标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然后用一个大问题贯穿整堂课“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感受。在讲第三自然段时,教师引导学生读出感悟,读出问题,自己解决一个难点“隐隐约约”,教师只做引导。在学习中午太阳高照时,抓住“清晰”这个词实行理解、感悟。在学习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句子时,抓住重点词“朦胧”,让学生找到比喻句。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然后迁移使用,把书中的好词好句用到看图说话中,介绍宁波的景色。最后一个环节的写字指导中,我出示的是两个同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但在书写中又有所不同。 整堂课上下来,自己也有所感悟反思。我觉得有几点还是上得比较成功的: 1、由于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而且文章的文字又写得很美,是锻炼学生语感,协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好文章。所以我抓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让学生自由读,读出感受,读出问题,读的层次比较清楚,读通读顺——理解感悟——有感情地读——背诵积累。在协助学生理解词义时,采用文本联系生活场景的方法,如“隐隐约约”、“朦胧”。 2、学语文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用语文。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也希望学生能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用到自己的语言中。所以我有意识地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协助学生理解好词的词义——引导学生背诵积累——看图说话,迁移使用。但是可能我对学生水平的估计不足,仅仅让他们背了自己喜欢的几句话,其实完全能够放手让他们把3、4段都背下来,应该不会太困难。 当然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1、从整堂课的重点上讲,应该是协助学生理解感悟日月潭的美丽景色。但在学习“朦胧的日月潭”的文字时,我突然要求学生找出比喻句,而且要学生精确地说“什么时候的日月潭像什么”。本身这个题目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就有点困难,另外一个,也冲淡了已经营造起来的感情基调,以致于再让学生谈感受时兴趣不太大了。而且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有感情朗读时,能够用上轻音乐,协助学生激发感情,促动感悟。 2、有些小细节不够注意。比如当学生说话出现语病时,我没有指出。如果从小就训练学生的语言规范,以后学生说话就会很有逻辑性,很规范。在看图说话时,第二张图出示的是东钱湖的湖光山色,学生只想着怎样把我出示的词语用进自己的语言中,而没有顾及其他,在这里,其实我应该指导学生看图的顺序。当学生在看图说话说出了好词好句时,应该马上把这些词语板书,并让大家跟着这个学生齐读,营造用好词光荣的氛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81a7e9cbf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