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等奖】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学设计(第2课时)

时间:2022-06-08 15:26:5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咕咚》教学设计方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分析

1.会写“养、家、象”三个字,并能书写正确,美观。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3.通过诵读和交流,领悟遇事不应该盲目地跟从别人,而要先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的道理。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很难保证长时间的注意力,因此,除了不断提出学习任务刺激注意力集中和学习兴趣外,还是需要设置激励性的活动来维持的。

2..连环画式而且是顺承关系的课文学生已经学习过,《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这有利于感知叙述顺序的学习。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围绕重难点的突破)

1.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采用指导观察法,充分利用插图,以图带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整个环节以朗读贯穿始终,加深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领悟其中的道理,使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有效地结合。

四、教学准备、资源与工具设计

1. 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木瓜”和“兔子”等七种动物的头饰、田字格。 2.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1.教师激励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同时随机指导学生抓住个别词语说一句话。 2.导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什么是“咕咚”吗?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这篇课文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秘之旅。(课件出示:咕咚。)

过渡:就这样,很平常的“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可怕的怪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他们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这么庞大的动物也跟着跑起来。 (二)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图3)引导学生猜猜图中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2. 引导学生体会野牛问话的语气。野牛为什么没有跑?它是怎样做的呢?(野牛想搞清楚“咕咚”是什么。它拦住了大伙儿)

3.你会做“拦”的动作吗?野牛是怎么拦的?(让学生通过演示理解)

4.说话练习:指导学生用“先问……再问……最后问……”的句式,表答野牛的问话。 5.对比两幅图,小动物们和野牛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你会用什么? 6.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三)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出示图4)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幅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2.师生齐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3.教师引问: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其实“咕咚”就是熟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大家都笑了,为什么都笑了?指导学生再读,读出可笑的语气。

4.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小动物们都会想些什么?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偏听偏信,遇事会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5.引导学生知道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四)课堂总结,领悟道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小兔子了解了“咕咚”的真相,希望我们以后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时,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这样,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五)总结课文

1.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2.我们同学们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六)复述故事

1.学生分小组试讲故事。

2.小组推选代表上讲台讲故事。 3.表演故事。

以八个同学为一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种动物的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 (七)指导写字

1.猜谜语:撇刀头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弯钩里面两小撇,一撇一捺在外头。 ①出示谜底:象 ②教师引言:“象”是个象形字,本课还有一个象形字“羊”,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象”字和“羊”字的演变过程。(课件出示字的演变过程) 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指出注意的地方:“象”中“口”里的撇是一笔写下来的,“羊”三个横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

④组词:盲人摸象、气象万千、亡羊补牢、羊肠小道。 2.指导书写“家”。

3.师生评价,优秀作品展示,顺利过关。 (八)作业布置

1.把这故事讲给你的父母听。 2.完成课后习题。 (九)板书设计



小兔 小猴

狐狸、山羊、小鹿 大象

野牛

拦住、问 喊、跑

遇事不应该人,而要先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十)教学评价设计


《咕咚》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在教学时,我力求能够让学生通过品读、表演领悟文章深刻的道理:





学习名言警句:

1.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2.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竺可桢

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4.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石磨,也会生锈,成为废物。——老舍

5.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6.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91b1b7402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