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流程范例

时间:2022-10-06 16:50:4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流程范例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流程

流程 1、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

具体描述

1)本节课堂具体使用的教材和教学范围; 2)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3)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例如:

学科:***** 教材版本: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代数第三册 课题名称:《众数、中位数》教材所在页:162-166

教学内容和地位:

众数、中位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两个统计特征量,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最好素材。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众数和中位数两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两概念的运用。本节课的难点是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地分析。

2、学习者分

学习者是否具有学习当前内容所需的知识基础,以及具有哪些认知特点和个性特征等。例如: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3、教学目标分析

我们期望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的结果。结合相关的课程标准,作出具体描述:例如:对数学 知识与技能:如“理解众数和中位数的意义” 数学思考:如“能用中数和众位数描述统计特征 解决问题:如“经历接触和解决一些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情感和态度目标:如“学会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


力”

4分析设计

就是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教学。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教就是对完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法与学法分析)

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具体写出教学活动过程和教学组织形式。例如,采用讲授,练习,演示,讨论等教学方法,开展小组学习的组成形式等

5、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工具 6、教学过程设计

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用表格表示出整个教学过程是如何实施的,教学活动的内容和过程,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分别是什么。注意:在每个教学环节后说明设计意图,例如:

教师

1复习与引入。先找同

学生

学生自由发言,尽量用

设计意图

引发学生兴趣,通过讨论找出函数定义不完善的地方,引出新课.]

为了完成教学,需要使用或准备什么教学媒体或工具,作出具体描述。例如:需要玻璃杯、暖瓶、乒乓球及多媒体课件

学说说对函数的认识,如函数是什么?过什么函数?

2、新课:提问.新的

自己的话描述初中函数的定义,并试举出各类学过的函数例子 学生的回答往往是把书上的定义念一遍

对函数定义形成初步概念,便于后面的进一步深化。

函数的定义是什么?能否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概括一下。



7形成性评

8、教学反思

通过一些形成性练习,搜集课堂教学信息,对教学内容或教学策略修改或调整,并对学生作出适当的反馈。

完成教学后,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找出教学设计的优点及不足之外,以便于再进行修改。例如:“初曾把《画杨桃》作为课堂引入,但在实际课堂操作中发现,中、下生听了一脸茫然,不明就里,就算好学生也没有确切感受到应有的寓意,也就是没有发挥预想的作用

一、教材分析


学科:数学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数学 七年级上册 课题名称:《代数式》教材所在页:93-96

教学内容和地位:

代数式是以后学习数学课程的基础,列代数式和求代数值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重要作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最好素材。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代数式的概念。

难点:把数式数量关系用代数式简明地表示出来。

二、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仍属于经验性的逻辑思维,很大程度上仍需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故本节课老师在各个环节尽力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和体验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极力推行“做中学”,帮助学生,由先动手,后思考,逐步向先想象,再动手过渡。

2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知道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经历用一个代数式说明数量关系的过程,能够列出代数式。 3.联系具体情境,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 数学思考:

1.能用代数式描述具体情境中,事件间的相互关系。

2.经历运用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语言; 解决问题

1.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归纳总结的过程。 2.能运用所学的关于代数式和求值的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情感与态度:


1.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习惯。 2. 认识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在得出的结论基础上作出相应的说明。最后通过与实际生活背景相关的问题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节课的意义。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解题、讨论学习等,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 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六、教学过程

教师

(一)复习、引入 提问:

1. 怎样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2. 怎样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学生

abba ba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复习巩固以前所学知识,

(ab)ca(bc) 引发学生思考,(a×b)×c(b×c)

出新课,

3.怎样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 (bc)bc 4.以上是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还有什么数可以用字母表示呢? ()新课

.代数式的概念:

问题:下面看几个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1、如果甲数为x,乙数为y,那么甲、乙两数的差是多少?

2如果长方形的长各宽分别为ab那么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引导质疑,自主探究

分析上面三个公式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小组讨论,语言描述: (1)这些式子中,都含有数字或表示数字的字母;(2)它们都是

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总结,用自己描述出来。

1答:甲、乙两数的差是xy 给出实例,让学生2答:长方形的周长是2(ab),长方形的面积是b

利用已经具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为后面的定义做准备。

学生思考




用运算符号连接起来的。

总结,得出概念: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就是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如5am等都是代数式。

举出五个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每一个代数式至少含有两种运算)

实例得出代数式概念的过程后,师给出定义,但不要求学生严格掌握此定义。



举例:指出下列代数式的意义: 12a+5 22a+5

12a+5表示的是a25的和.

22a+5表示的是a5的和的2.

通过实例,学生能说出一些比较简单的代数式的意义。

列代数式的过程。

.列代数式,并求值: 问题:用代数式表示: (1) ab的差与c的平方的和.

(2) 百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b个位数字是c的三位数.

问题情境

例:某公园的门票价格是:成人10元,学生5元,一个旅游团有成人x人,学生y人,那该旅游团应付多少门票费?

如果该旅游团有37个成人,15个学生,那他们应该付多少门票费?

先由学生给出答案。 (1)(a-b)+c*c (2)100a+10b+c



1)该旅游团应付的门票费是(10x+5y)元。



景的问题,使学生

2)把x=37,y=15代入上式,进一步理解列代得:10*37+5*15=445

数式和求代数式

因此,他们应付445元门票费 值的意义

生活中的数学

例:在某地,人们发现某种蟋蟀叫的次数与温度之间有如下的近似关系:用蟋蟀1分叫的次数除7,然后再加上3,就近似地得到该地当时的温度:

1)用代数式表示该地当时的温度;

独立思考,讨论并给出结果。 该例体现了数学

模型的思想,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


2当蟋蟀1分叫的次数分别是80100120时,该地当时的温度约是多少? 学生小结

1.你还可以列举出日常生活中存在代数式关系的例子吗?

2.请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本节课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解决过程。 据学生总结板书: 作业

P145 1.24 2.15

根据自己学习情况作出总结。

的过程。





七、教学反思

用实例让说明代数式的概念,学生更容易理解。同时学生在学习实例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和总结,加深了对代数式概念及意义的理解。列出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实例,既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方法。

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在执行时有部分学生的精力不够集中,学习效果欠佳。这需要改进,如可以适当进行分组,增加讨论的成分,给每个学生分配任务等等,保证每人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流程范例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流程

流程 1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

具体描述

1 本课堂具体使用的教材和教学范围; 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明确学习知识内容的类型(陈述性,程序性,策略性知识等) 3)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例如:

学科:***** 教材版本: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代数第三册 课题名称:《众数、中位数》教材所在页:162-166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众数、中位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两个统计特征量,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最好素材。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众数和中位数两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两概念的运用。本节课的难点是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地分析。

2、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是否具有学习当前内容所需的知识基础,以及具有哪些认知特点和个性特征等。例如: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3、教学目标分析 确定学习主题及学习目标要求。根据相关课程目标,写出教学目标

(与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类似)例如: 学习主题:三维视图 知识与技能目标: 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4、设计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可以是一系列问题,案例,项目或观点分歧,它为学习者

提供明确的目标、任务,使学习者解决问题成为可能。例如: 标准问题:餐桌的摆法:

若按照上图的摆法摆放餐桌和椅子,完成下表 变式问题:在桌数相同时哪一种摆法容纳的人更多

5、学习情境设计 为学生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仿真的或应用实例的情景。对于严谨

的学科(如数,理,化),应创设许多不同应用实例和有关信息资料的情境;对于不具有严谨结构的科学(如语,外,史),应创设接近真实的情境。 例如:折纸问题:数学

①对折次数与所得单层面积的变化关系表: ②对折次数与所得层数的变化关系表:

6学习资源的设计 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必须查阅哪能些信息资料,知识等。

1 通过各种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7自主学习策略设

8、教学过程设计

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用表格表示出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情景设计,教学策略选择,学习任务等是如何进行的,。注意:在每个教学环节后说明设计意图,例如: 情景设置及学习任务

学生

自主学习策略

设计意图

1问题情景引入 师生齐读一首永远唱不完的儿歌,你能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吗?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 2、建立模型:

学生自学儿歌

社会性策略

以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开始,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的规律性以及用数学式子表示现实规律的可行性与应用性。渗透利用环境学的设计思想。

主动性由学生比较熟悉的联


联体长方形的摆法:讨论填空 (填空)

1、如图1,摆N这样的联体图形需____根火柴棒。

策略,协作式策

体长方形开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观察、比较、归纳、提出猜想的过程

9、形成性评价(

相当于以教为中心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它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习者的自我评价。

10、强化练习设计

根据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结果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纠正原来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

11、教学反思

完成教学后,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找出教学设计的优点及不足之外,以便于再进行修改。例如:“最初曾把《画杨桃》作为课堂引入,但在实际课堂操作中发现,中、下生听了一脸茫然,不明就里,就算好学生也没有确切感受到应有的寓意,也就是没有发挥预想的作用



典型案例

教材分析

学科:数学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课题名称《探索规律》教材所在页:111-115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探索规律》作为本章的最后一节,是学生初步学习数学符号语言后在应用方面的升华。首先要使学生体会到代数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其次使学生经历探索事物间的

数量关系并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二、学习者分析:

1.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仍属于经验性的逻辑思维,很大程度上仍需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本课程分别从直观形象和抽象符号上进行规律探索。

2. 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已经掌握这一章前面5节的所有内容。 3. 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知道数的概念,及联体长方体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 主题:探索数量规律

知识与技能:

1. 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 2. 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数学思考:

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解决问题:

体会解决问题、研究课题、社会调查的过程。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学习任务设计:建立模型的问题,应用解释问题,探索问题,拓展问题。 五、学习情境设计:在教学过程表格中表示出来。

六、自主学习策略设计:主动性策略,社会性策略,协作式策略,情景式策略 七、教学过程:

情景设置及学习任务

一、问题情景引入

学生 师生齐读儿歌

设计意图

以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开始,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的规律性以及用数学式子表示现实规律的可行性与应用性。渗透利用环境学习的设计思想。

一首永远唱不完的儿歌,你能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吗?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

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N扑通跳下水。


二、建立模型:

联体长方形的摆法:(填空)

1、如图1,摆N个这样的联体图形需____根火柴棒。

2、如图2,摆N个这样的联体图形需____根火柴棒。

3、如图3,摆N个这样的联体图形需____根火柴棒

学生自学学习或小组讨论,出答案。

学生比较熟悉的联体长方形开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观察、比较、归纳、提出猜想的过程。以上的三组题目逐层递进。根据图示的颜色区别,帮助学生了解探索规律过程中变量和不变量的不同作用。可以使学生初尝成功的喜悦。通过探索变量和常量的关系,初步建立这一类有规律递增问题的数学模型。



三、应用解释。 1、标准问题。 餐桌的摆法:(填表)

任务1若按照上图的摆法摆放餐桌和椅子,成下表。

桌子张数 1 2 3 … N 可坐人数

任务2若按照上图的摆法摆放餐桌和椅子,成下表。

桌子张数 1 2 3 … N 可坐人数 2、变式问题。

在桌数相同时哪一种摆法容纳的人更多?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给出相应的答案。



任务的基础上,过观察讨论,得出正确的结果。



3、探索问题。

若你是一家餐厅的大堂经理,由你负责在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厅里组织一次规模盛大的西式冷餐会,你会选择哪种餐桌的摆法呢?

通过讨论,由上个论。得到的完美的答案。

趣。[问题23之间有一个题解决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因此要一步步加大题目的开放


性,不仅在探索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也使之对数学的生活化和生活的数学化都有较好的体验,从而突破难点。

4、辅助练习。

按规律填空,并用字母表示一般规律: 2468____1214…____ 248____3264…____ 137____31…____ 注释:用N表示数的序号。 四、拓展。 折纸问题:(填表)

①对折次数与所得单层面积的变化关系表:

对折次数 0 1 2 3 4 … N 单层面积

②对折次数与所得层数的变化关系表: 对折次数 0 1 2 3 4 … N 所得层数

③平行对折次数与所得折痕数的变化关系表:

对折次数 0 1 2 3 4 … N 折痕条数

使用简单的道具纸边折,边想,边说,完成填写表格的任务。

这三个问题组由浅入深。问题②③与练习中的数列有类比关系,有助于学生的联想和猜想。由数量关系上直接得出规律后,再由教师指引在实际意义上探索得出规律,从而很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机会来清晰地、充分地讲出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展开研讨或辩论,通过观察或实验进一步研究有关的事实,从而促使学生自己来改变和发展这些观念。

五、小结(学习效果评价) 由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总结:

让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过程经

让学生感受问题猜想论的科学过程。如果验证不合理则进行重新探索。如果验证合理则上升到总结并得出结论的过程。

由学生自行完成。 为下面的知识拓展做好模型,

给出充分的联想空间。

1、在探索规律中遇到挫折,你会怎么办? 历,给出相应的2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所学习到的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探索

总结。


规律过程中哪些量是重要的;探索规律的一般过程等。

根据学生总结写出板书: 强化练习题:

A组:(填空)14916____3649……

B组:用火柴按下图方式搭图形,按规律填写下表:

梯形个数 1 2 3 4 … N 火柴根数

作业:A组:课本作业(略)

B组:(开放性作业)有人说一张普

通的报纸连续对折最多不会超过8次。利用今天在折纸问题中对折次数与单层面积以及所折层数的关系的探索,对这一论点进行论证或反驳。







添加开放性作业,围绕折纸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钻研,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使之得到不同的发展。通过问题解决、课题研究和辅助的社会调查、加强对观察能力、类比能力、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等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八、学习效果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九、课后反思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发展。教师做好学法指导,做到少讲,少问,少板书,力求做到精而美,使学生有时间和空间进行自我调控,自主发展,自我创造,自我评价,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在实施过程中有不足之处,有待提高的:

学生方面:在课堂生生交往中,所有学生都应学会如何与同学合作,为趣味和快乐而竞争,自主地进行独立学习。

教师方面:进一步丰富社科知识,提高教育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知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95c79386f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a.html